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迎接市第十次黨代會: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帶來實惠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0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北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津北方網訊:“我家過去種玉米、大豆,一年收入不超過2萬元,在鎮裏幫助下我把6畝地全改成大棚,一年四季種蔬菜,年均收入是16萬元,五年來80萬元進賬。地還是原來的地,可收入是原來的8倍!您看,我現在買了汽車住上樓房,這都得益於高效設施農業。”昨天,在西青區辛口鎮小沙窩村農民郭振芝的日光溫室大棚裏,他掐著手指算他家這五年來的收入變化。

  濱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是濱海新區農村城市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濱海新區六大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農村改善生態環境發展設施農業休閒農業不僅富了農民,也美了市民,城市居民的餐桌更加豐富,吃得更加健康。生産出來的農産品不僅供應本市,使本市主要農副産品自給率保持在90%以上,還供應北京、河北等周邊省市。

  連日來,記者深入天津市區縣田間地頭、農民家庭採訪了解到,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本市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給津郊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切實改善了農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

  記者在西青、北辰、武清的高效設施農業園區採訪,隨處可見墻面立體栽培的蔬菜、工廠化育苗區的滑動式苗床等高科技種菜的場景。原本長在地頭的紅薯,利用基質無土栽培、立體水耕栽培等先進栽培方法,紅薯塊莖能結在空中,産量奇高。一株薯藤最多能結出200個2.5公斤重的大紅薯,一株西紅柿産量高達1.5噸,一個“巨無霸”南瓜重達200公斤。

  記者了解到,本市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持續加大對設施農業建設的扶持力度,先後出臺了對種植業設施、現代農業示範園、濱海農業科技園區和養殖園區的補貼政策。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本市新建成高標準設施農業45萬畝。據市農委統計數字顯示,與傳統農業相比,設施農業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分別平均提高3倍以上,單位面積種植效益提高5到10倍。

  吃農家飯睡農家炕,再到地裏幹上幾天的農活,這樣的特色鄉村遊最近正逐漸興起。今年五一期間,200個旅遊特色村將集中亮相。

  高效設施農業讓“菜籃子”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安全。

  目前全市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農産品總數達到934個,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産品總數達到293個,32家農業企業、合作組織獲得優質農産品金農獎。截至2011年底,本市設施種植蔬菜已佔全市蔬菜播面的47%,實現總産量275萬噸,為農民帶來收益達36億元。建設了一批專業化、社會化、集約化程度很高的種植養殖生産基地,打造了一批如“沙窩蘿蔔”、“趙學番茄”、“臺頭西瓜”、“出頭嶺食用菌”、“田水鋪蘿蔔”等特色蔬菜品牌。

  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農業技術和裝備的升級換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得到推廣。到去年底,本市農機綜合作業率達78%,位居全國第三。糧食總産量達162.7萬噸,實現“八連增”,菜、奶、蛋、水産品等主要農副産品自給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13200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全國最小的地區之一。(今晚報記者黃建高)

熱詞:

  • 高效設施農業
  • 黨代會
  • 農業科技園區
  • 沙窩蘿蔔
  • 紅薯
  • 立體栽培
  • 菜籃子
  • 巨無霸
  • 現代農業
  • 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