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廣發證券(000776)、興業證券(601377)和長江證券(000783)的年報發佈,披露了易方達等數家大型基金公司在2011年的經營情況。
基金行業在去年營業收入與利潤均走下坡,整體出現“雙降”之勢。與此同時,股東方對投資回報的要求近年來一直卻在逐步走高,去年中大型基金公司對股東貢獻的紅利大多達到前期凈利潤的約五成至六成。
而在“天平”的兩端也不乏特例,在華夏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將近乎所有的利潤統統上繳的同時,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卻幸運得多。
分紅慣例:貢獻五成以上利潤
收入穩定、凈利潤率居高的基金公司越發被股東視作“紅利奶牛”。
雖然大部分基金公司不存在如華夏基金般利潤悉數上繳的情況,但近年來不少基金股東方對控股基金公司貢獻利潤的要求均有所提高,最高者甚至達到公司上年凈利潤的八成。一些高額分紅的基金公司,在一年中回報股東的紅利幾乎便可相抵股東初始的投資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資産管理規模排名行業中游的興業全球基金在2011財年向股東累計發放了1.8億元現金紅利,這佔到其前一年度凈利潤的65%。這樣向股東高比例分紅的情況在基金行業內中大型公司中頗為普遍。
2010年,基金公司整體收入和利潤仍呈現增長,可供分配利潤提高,自然地2011年向股東貢獻的紅利也隨之水漲船高。而基金公司貢獻紅利的比例與大股東的訴求以及基金公司本身的議價能力有着直接關係。
與興業基金一樣,銀華基金、長城基金、富國基金、海富通基金等公司在2011年上繳股東的紅利佔上一年凈利潤的比例均在60%~70%之間。
不過,有一些基金公司卻遠遠高出這一比例。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2011年上繳股東紅利1.59億元,相當於其前一年度凈利潤的81%。持股67%的大股東光大證券(601788)近年來一直採用 “現金為王”的方式,在之前的2010年,光大保德信同樣發放了1.58億元紅利。
不過,光大證券參股的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大成基金則相對“輕鬆”,其去年上繳紅利2.81億元,佔上年凈利潤的55%,其大股東為中泰信託。
由廣發證券控股的大型公司廣發基金分紅率也處在這一水平,去年上繳紅利3.6億元,佔上年凈利潤54%。
華夏基金的情況則較為特殊。由於股權出售的勢在必行,大股東中信證券(600030)在2009、2010年度從華夏基金獲得的分紅佔到五年來華夏基金分紅總額的58%,幾乎將期末可分配利潤“攫取”殆盡。
華夏基金公司2010年年報顯示,華夏基金股東會批准將公司截至2009年底的可供分配利潤全額分配給中信證券,金額高達11.52億元。在2011年6月,華夏基金向中信證券分配2010年度紅利,派發現金紅利6.967億元──仍是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的全部。
記者注意到,隨着去年基金公司收入下降、成本開銷上升,不少公司均採取贖回自購基金的方式,來應對股東方現金分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