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有德者有得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禮記》有“德者,得也”之説。“德”與“得”不但發音相同,而且有著內在的因果關係:“德”為“得”之基,有德方能有得,厚德方能載物。

  對於個體來説,由德而得是正途,無德之得留不住;對於社會來説,無論是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還是推動保持學雷鋒活動常態化,都需要讓“德”成為有德者的通行證,使無德而得者受到譴責。

  高尚從來不能用加減乘除來換算,善舉從來不能用投入産出來度量。在一個古道熱腸的人眼裏,不求回報就是最大的回報,內心富足就是最大的富足。儘管踐行道德,有時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甚至是鮮血和生命。

  然而,老百姓總希望身邊的好人能夠“善有善報”。這既反映出群眾樸素的道德觀,也表達了美好的願望:讓那些道德踐行者得到社會的回報和關愛,包括輿論的認可、政府的褒獎,乃至制度的呵護、物質的保障。

  試想,當因見義勇為受傷或致殘後無人理睬,當因攙扶老人而惹上了官司,當誠實守信者舉步維艱,當舉報腐敗者被視為行業的“另類”,高昂的道德成本之下,還有多少人願當“活雷鋒”?還有多少人敢“路見不平一聲吼”?

  “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窘境,容易讓道德踐行者心酸,而且會使更多的人陷入道德迷茫,傳染上一種叫“冷漠”的流行病。正如一位哲人所感嘆的那樣:“最糟糕的徵兆莫過於對精神之火光的普遍無視”。普通人的道德勇氣不僅來自於見賢思齊的自覺,更需要社會的呵護和激勵。只有讓那些“活雷鋒”們得到精神的激勵和物質的幫助,生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才能産生崇德尚義、向上向善的強大感召力。

  “賞一人而萬人樂者,賞之”。那些道德楷模,是屬於羅曼 羅蘭所稱頌的“以心而偉大的英雄”,創造了無價的精神財富,是能夠“推進文明、延澤永世的”,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褒獎。

  讓有德者有得,就是在涵養社會的道德生態,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園。從一個個“草根英雄”備受社會推崇,到學雷鋒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從“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出臺見義勇為獎勵和保護法的議案提案,到一些地方政府相繼制訂讓有德者有奔頭、有地位、有益處的措施,每一次對善行義舉的倡導,都是對道德之堤的加固;每一次對表彰救助法規的完善,都是對道德土壤的改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在“好人有好報、有德方有得”的社會環境裏,歷經勤奮耕耘,我們一定會迎來道德建設的豐稔圖景。

熱詞:

  • 有德者
  • 禮記
  • 德方
  • 活雷鋒
  • 兩會
  • 道德踐行
  • 不能
  • 載物
  • 春種一粒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