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創業:我們的故事— 柳傳志》之二初次創業有多難?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9日 11: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對手]>>

       財經頻道特別節目《創業:我們的故事》第二集初次創業有多難
 

    我是柳傳志,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27年來,我一直走在創業的路上。1984年開始創業時,我已經四十歲了,有精力不知道幹什麼好,憋得不行,特別想做事,就創業了。有人問過我,下輩子會幹什麼?我想,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創業。雖然創業有時給我很多徬徨,甚至還有恐懼,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設計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一步一步去努力,最後能做到,這個感覺很特殊。我的辦公室位於北京高校最密集的地區,每天上班途中,我都能看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挂著對未來的迷茫。有一個數字讓我很擔憂,全國每年有幾百萬大學畢業生面臨找工作的難題,另外還有1800萬就業困難群體。這其中不少人想創業,就是不敢試。作為過來人,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做他們的導師,為他們指指路,讓他們能超過我們。

    陳偉鴻:和柳傳志先生創辦聯想時候相比,現在的創業環境無疑好了很多,但是不久之前我看到的一組數據似乎也不能讓人們太樂觀,在2009年的時候,美國的諮詢公司摩立特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做了一個調查,他們發現在中國有75%的人有創業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自主創業的存活率只有3%到4%,而大學生創業群體當中這個比例更低,只有1%,創業失敗就意味著你之前所有的時間、金錢、精力和資源全部都付之東流,北京的中關村應該説是創業者的熱土,但是在這裡每年消失的企業也是成千上萬,這些初創型的企業究竟會遇到什麼樣的一些難題和挑戰呢?對於這樣的企業來説如何在於夠真正地破繭成蝶,我特別喜歡旅行,在旅行的時候我常常願意帶著指南針,帶著路線圖以備不時之需,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創業,那麼我最需要的就是尋找一位創業導師,因為他可以成為我創業路途當中的指南針和路線圖。

    柳傳志: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的時候遇到的困難都會是無其數的。我們當時在創業的時候遇到的困難就格外地多,因為當時跟今天不同,有一個特殊的環境,那就是當時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要向市場經濟上走。誰知道在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當時看起來不可逾越的障礙,而我們這個企業呢,是中國科學院投資的企業,我們是屬於計劃外的。我們那些企業又在這時候會遇到一個進退兩難,非常尷尬的境地。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我們想各種辦法,最後想出一條辦法。然後投資在香港幾十萬,我到了香港,和香港人合作辦了一個企業,而在香港就沒有這個規定,你就可以辦生産企業了。然後把我們的技術帶到那兒,生産計算機主機板,拿到德國的漢德威的展覽會去展覽,這時候國家電子部的負責人到國外看展覽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看到一個攤位,寫的是香港的攤位,但説的是中國大陸的話,一了解原來還有中國的企業,中國的辦企業的人能生産出這樣的主機板,他們非常高興,找到了我們,這樣就給了我們在國內生産的批文。這樣我們才返回了國內,有了聯想的品牌。所以今天的大家,看來應該是非常簡單,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在當時辦起來真的非常之困難。
下邊我想這個片子裏肯定要介紹一個山東姑娘,她是怎麼克服困難的,她是怎麼創業中遇到困難,克服困難。

    短片:(婁來鳳上)
解説:
她叫婁來鳳,是山東章丘一個普通的農家女。2005年,我得知她結束了在省城打工的生活,回到了鄉下。
採訪:婁來鳳  創業青年
念的高中一年級,我母親有病,我就回來不念了,當時以後,那時候沒錢,看病,為了那時候住院費拿3千塊錢,都拿不起,當時發狠,以後回到農村,蓋個廠子,把農村能帶動起來,叫他們都看上病。
解説:
    憑著在外打工七八來年的積蓄,再加上東拼西湊來借來了幾萬元錢,婁來鳳計劃利用家鄉甘洌的泉水,辦一個純天然的醬油廠。但是當婁來鳳蓋好了廠房,買進了原料和幾十口大缸,這才發現自己的流動資金所剩無幾。
採訪:婁來鳳  創業青年
當時建廠當中,也借了人家小零碎的錢,有些人要,親朋好友借不到,銀行貸不到款,我就想,那時候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
解説:
    困頓之中,婁來鳳和丈夫的關係也是雪上加霜。
採訪:婁來鳳  創業青年
當時我對象也跟我打架,他説你在城市好好的,你回來幹什麼,你現在,你把錢都投進去了,你又做不起來了,為了這個,他帶著孩子走了,把我自己扔在公司裏。那時候真的沒辦法了,自己賣血去,賣了兩次血都。

    演播室:
柳傳志:其實説起創業的困難,第一關一定遇到的是資金問題,因為沒有錢真的什麼事也做不成,一分錢就憋倒英雄漢,我們當時拿到過20萬元的資本金,但是不到幾個月就被人騙走了14萬,後邊那些日子實在是非常之難過。所以我想要跟各位創業者要説的事呢,實際上是想説,大家真要在創業前得把你想做的事想清楚,為什麼呢?因為你們在創業的時候,前邊是沒有你們的一份履歷,説明你們做過什麼樣的事情,你們都在白紙上寫第一份字,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錢從哪兒來,誰敢借給你們,誰敢投給你們,多數的人這個錢是從家裏湊的,是從親戚、朋友、父母那兒湊的,有的可能就是父母的養老金。因此你們要想清楚,這事要做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會怎麼辦?後續的錢有和沒有?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有的人家境環境好一點,你第一份錢來的不會影響到你家裏的直接生活,你可以勇敢地往前走,萬一失敗了,你積累的經驗還可以再來一次。有的人錢不僅是自己,是自己家裏父母的活命錢,你做的時候你還是要努力地想清楚。一般在我所投資的企業裏邊,這個風險投資公司裏邊,這個第一次一把成功的人還是少數的,多數的人都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有的還要退回去重新再做別的事,然後回來再創業。所以想清楚,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讓我們看看剛才這個山東姑娘她在遇到這個資金困難的時候,是怎麼解決的。

    短片:(婁來鳳下)
解説:
就在這個時候,婁來鳳和YBC不期而遇。通過項目的審批,她獲得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而且YBC還給婁來鳳指派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王道忠。
採訪:王道忠   志願者導師
我不在乎有沒有報酬,我説我不圖任何報酬,我説我有個工作搞著,比在家玩去好。
解説:
王道忠雖然退休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但老人一直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還留有一些遺憾。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王道忠參加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當過國企的高管,自己下海辦過醬油廠、肉類加工廠,但是因為各種陰差陽錯的原因,這每一件事情都沒在他的手中辦完。
採訪:王道忠   志願者導師
我搞的一些事業都是半途而廢。我是從1956年開始工作,到1989年退休,就這個時間,我一直在工作,但是我的工作幾次調動,我哪的工作都沒搞完。一生的工作都是磕磕絆絆的,剛好了,壞了,政治變化、形勢變化造成的。
解説:
但是在婁來鳳的醬油廠,王道忠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從建廠一直到整個生産過程中,一年365天,王道忠在婁來鳳的廠裏要待上200來天。
短片:創業之歌配情緒鏡頭短片
採訪:王道忠   志願者導師
我説你也是創業者,你也把我感動了,我也是創業者,咱共同把這個事情搞起來。我對我個人的要求,就是等於我第二次參加工作,我既然想幹工作,我就把這個工作做好、做實,做出一個名堂來。
解説:
今天在王道中的幫助下,婁來鳳的堅持贏來了轉機。她的生態醬油不僅打開了市場,師徒倆還打算擴大規模,打造一個200畝的生態農業基地。

    演播室:
柳傳志:説到資金的問題,除了家裏人的幫湊以外,還有這麼幾種渠道,第一種當然就是跟銀行貸款,我想這個如果沒有特殊關係,或者有很,很有基礎的擔保能力的話,這個貸款是很難拿到的。第二條就是遇到天使投資,這個在美國矽谷有很多,也不能説很多吧,比較多的這樣的機構,專門做這個天使投資的。他們比較有經驗的能分析這個行業,分析你這個人,雖然你這個人以前沒有表現,但是他可以根據,就是他對你的一個初步測量,以及你所提出的這個方案,認為成功和不成功,這就是天使投資。這個在咱們中國做天使投資這樣的機構相對比較少。第三個就是得到地方政府的帶有公益性的支持大學生創業這樣的基金。還有一種就是像婁來鳳這樣比較幸運的得到YBC這樣的公益基金的支持。

    陳偉鴻:創業者拿到了資金,如同給飛行器注入了燃料,它可以讓我們動氣十足。但是僅僅有燃料,並不能解決飛行器如何飛,飛到哪兒這一系列的難題,這就像是創業者僅僅拿到了資金,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創業就一定能成功,對於這些創業者來説他們缺乏的同樣還有商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