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摒棄唯GDP觀念 提升國民幸福指數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雪佛蘭賽歐全民幸福指數調研”活動在全國拉開序幕後,民眾輿論對於GDP與國民幸福的關注和討論再度升溫。民眾在重新思考一個常識問題:經濟發展到底為了什麼?“GDP”抑或是“國民幸福”?

  “唯GDP傳統論”存在天然缺陷

  在現今很多國家,GDP作為一個易於操作且清晰的數據指標體系,被廣泛運用於衡量社會發展和繁榮。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將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快慢的“硬指標”後,在各個經濟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可謂世界矚目,其貢獻不可抹殺。在2010年中國GDP數據總量更是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而值得關注的是,社會普通民眾面對“被幸福”卻顯得有些“無動於衷”,普遍認為意義不大。

  造成這一強烈現實反差的是,中國民眾發現自己的幸福並沒有伴隨著“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同步提升。相反,環境惡化、資源過度開發、貧富差距拉大以及社會不公等各種社會問題已經不斷呈現。

  羅伯特 肯尼迪在1968年競選總統時就曾有激烈批判GDP的言論:GDP並沒有考慮到我們孩子的健康、教育質量,或者他們的快樂。它也沒有包括我們關於公共問題爭論的智慧或者我們公務員的廉正。

  “在GDP不斷創造奇跡的同時,為什麼要提出‘國民幸福’,為什麼要從‘國民幸福’的視角去理解發展?” 在“雪佛蘭賽歐全民幸福指數調研”北京啟動會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指出,目前,用GDP統計數據來衡量發展,天生存在著忽視可持續發展、忽視收入分配公正的缺陷。在“唯GDP傳統論”挂帥下,“經濟增長繁榮”與“社會矛盾凸顯”並存,更多追求短期利益,導致發展過程中的綜合性失衡。尤其是當前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差異迅速拉大,從而造成國民幸福感下降。

  “幸福指數”成為公共政策及社會高頻詞

  隨著GDP的快速增長,“如何提升幸福指數”已經成為社會和企業的關注焦點。在雪佛蘭賽歐全民幸福指數調研中,調研維度就涵蓋了家庭、情感、健康、心理、人際、娛樂等GNH指數的各個方面。

  而在最新召開的兩會及“十二五”規劃中,“幸福指數”已然成為施政導向,改善民生將得到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溫家寶總理在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強調:要徹底轉變唯GDP的觀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斷地增加經濟總量,但是這種總量的增加不能以過度地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那樣不僅不可持續,而且會給我們子孫後代造成影響。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斷言,“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 “幸福指數”作為一種新的執政理念,其輪廓也愈見清晰。

  對“幸福指數”的追求,也已經成為各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廣東、浙江等省份就曾先後提出“幸福廣東”、“浙江民生指數”,均是向“唯GDP傳統論”告別,實實在在地從“國民幸福指數”這一基礎上來構建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對此,有評論員建議指出:雖個人幸福與否,是一個主觀感受,但政府依然大有可為。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進行深度考量,為提升民眾幸福指數提供一個公正、公平的可持續的秩序環境,並使之成為制度常態。唯有如此,才可避免“國民幸福”流於“畫餅充饑”。

熱詞:

  • 幸福指數
  • gdp
  • GNH
  • 國民
  • 唯gdp傳統論
  • 硬指標
  • 雪佛蘭
  • 賽歐
  • 中國GDP
  • 社會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