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京華時報:必須對攔機維權説不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23: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10日由深圳飛往哈爾濱的深航ZH9817航班,因遇雷雨天氣,中途備降上海浦東機場。等候至次日中午,部分怒氣沖衝的旅客做出驚人之舉:衝上機場滑行道討説法,致使一架進港客機中止滑行。

  實在不能認同這種危險行為,這種行為不僅危及乘客自身安全,還對機場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對於這種涉嫌違法的行為,相關民航條例、治安處罰法、刑法都有明確規定。有參與乘客稱,採取極端方式維權是希望引起重視。且不説當時航班延誤主因是天氣,即便是其他任何原因,這一行為都不應得到支持。這種以威脅公眾安全為代價的維權,完全不具正當性。

  事發後,深航仍決定向每位旅客賠償1000元。話説一碼事歸一碼事,若航空公司或機場由於自身原因造成延誤,當然要給乘客一個説法。但是,賠償之外人們卻未看到,過激維權的旅客受到任何處罰或批評教育。人們會認為,賠償是為了息事寧人,甚至是對過激行為妥協。果真如此,難免會産生負面效應,客觀上起到縱容、鼓勵旅客非理性維權的作用。

  旅客的正當權益必須維護,涉及公共安全更不容退讓,二者的平衡點在於是否依法辦事。遭遇航班延誤,有時候要旅客理性維權並不容易,和航空公司、機場發生衝突也是尋常事。但是,衝上滑行道攔阻進港飛機,則越過了法律邊界,突破了依法維權的底線。如果這樣的行為被默許和縱容,又將置廣大旅客的權益於何地?

  在這一事件中,航空行業也要反思自己應對航班延誤的方式。近年來,有些航空公司、機場對航班延誤採取了簡單粗暴的處置辦法,使一些旅客的維權手段走了極端,這也導致航空公司即便佔了理,也很難以理服人。換句話説,航空公司、機場如果有不講道理之處,碰上旅客不講理時就不好説不。比如,航班延誤數小時,機場隨便給個理由,航空公司給個盒飯,就把旅客晾在一邊不管不問。在這種不平等格局下,雙方漸漸失去了對話的理性。

  在國內,這並不是公民違法闖入管控區的第一起案例。國外對類似行為的處罰非常嚴厲。比較有名的個案是,某中國留學生在美國一機場違規進入安全區域與女友吻別,導致航站樓關閉數小時,事後該留學生被捕。可見,對這種威脅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沒有任何理由縱容。

  有關方面有必要復查此事,屬於航空公司或機場的責任,必須給乘客一個滿意回應,對涉嫌違法闖入滑行區的乘客也須依法懲戒。而從長遠來説,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有法可依、有理可講的公正、公平的航班延誤協商賠償機制。

熱詞:

  • 旅客
  • 航空公司
  • 民航條例
  • 航班延誤
  • 深航
  • 乘客
  • 航空行業
  • 賠償機制
  • 航站樓
  • 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