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每日電訊:螺旋藻抽檢“變臉”,有無公關貓膩?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1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關於螺旋藻産品是否存在鉛、砷超標的問題,國家藥監局在一月之內的兩次抽檢自擺烏龍,令公眾大跌眼鏡。據了解,這兩份名單被媒體曝光後,引發輿論普遍關注,多家涉事企業進京“公關”。(4月9日《經濟參考報》)

  藥監局自擺烏龍,卻總想自圓其説。當他們説鉛“超標”時,執行的是0.5mg/kg的標準;當他們説“不超標”時,執行的卻是2.0m g/kg的標準。真正的標準到底是0.5還是2.0,好像全憑監管部門選擇性適用。

  與此同時,藥監局關於“片劑”等劑型因原料濃縮後易致鉛含量升高,故放寬為“≤2.0mg/kg”的説法,又明顯經不住推敲,因為這與國家認證委頒布的國標相左。面對質疑,藥監局相關官員又改口稱,“片劑”概念“屬於學術探討範疇”。但如此一來,藥監局就無法自圓其説了。即便屬於“學術討論範疇”,為何同一個藥監局在一個月內就搞出了兩種“學術”依據?

  這個問題如果回答不了,多家涉事企業“進京公關”的説法,恐怕就不是無中生有。那麼,企業公關了誰呢?

  螺旋藻抽檢“變臉”,背後有無公關貓膩?這個問題需要查一查,查個水落石出,給國人一個交代。特別是在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消費者安全感漸低的大背景下,産品檢測如果不是完全依據標準,而是誰公關力度大誰的産品就合格,公信必將雪上加霜。

  每遇食品衛生安全事件,以及大大小小的風波,一個又一個的謎團,輿論的質疑多次直指監管腐敗。這種質疑絕非妄斷,因為監管不作為或者與違法違規者同流合污,跟食品安全問題高發之間,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先有監管失職,後有食品安全問題作亂,這樣的邏輯關係並不複雜。好在有報道説,國家藥監局的螺旋藻“烏龍門”,已經引起檢察機關的高度關注,並將就相關瀆職、行賄、尋租等疑問向媒體了解情況。

  當然,更值得關注的是,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看似嚴謹的保健食品審批制度背後,存在著以代理機構為仲介的灰色甚至非法利益鏈條。一些人專門負責“編材料”、“賣批文”、“賄評委”,使得審批之門洞開。如果沒有審批、監管之門洞開,食品安全問題怎會如此嚴峻?監管公信又怎會如此不堪?

  國家藥監局的“烏龍門”不能沒有真相,究竟有無“進京公關”情況、公關了誰等?必須查個水落石出。馬滌明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熱詞:

  • 公關
  • 有無
  • 烏龍門
  • 片劑
  • 超標
  • 螺旋藻
  • 食品安全問題
  • 國家藥監局
  • 經濟參考報
  • 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