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修好當家塘 用水有保障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眼下正是春耕用水旺季。 4月7日晌午,望江縣涼泉鄉太華行政村徐大屋自然村,水管員徐池應來到村口池塘的涵口,打開鐵鎖,提起閘門,汩汩清流順著修葺一新的溝渠歡快地奔流。徐池應告訴記者:“這當家塘修得太值了。 ”

  站在新修的塘埂上眺望,遠處的田野上,三三兩兩的村民站在渠邊等候接水育苗。腳下,池塘四週新培的土基已經冒出一層茵茵綠草,新栽的桂花、冬青和楊柳春風中綻放新芽。塘壩下,一群村民在臺階上漿洗衣物話家常。眼前,分明是一幅濃縮的新農村美好生活畫卷。

  水少、水臟、水遠,一直困擾著徐大屋自然村8個村民組。塘邊洗菜的徐大媽回憶:“20多年沒有清理,淤泥一兩米深,垃圾亂倒,別説洗衣洗菜,就是路過都要捂鼻子。 ”提起新修的當家塘,村民們讚不絕口:“現在,不僅生産用水有保障了,還解決了生活用水的大難題。 ”

  挖塘如修倉,屯水如屯糧。但為何以前“當家塘”經常修,但關鍵時刻還是指望不上呢?“難就難在資金投入不足上。 ”在太慈鎮中心水利站,站長李葉培給記者算賬,擴挖一口塘動輒成本十幾萬、幾十萬元,村民顯然吃不消。往年很多村“一事一議”議來議去,意見難統一,決定了的事也往往因籌資籌勞難到位而泡湯。去年中央和省委兩個一號文件給農田水利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現在一口5000立方米以上的塘壩,不僅獲省級獎補3萬元,縣鄉鎮也補助,村民負擔減輕多了。 ”

  惠農政策的東風,鼓起鄉親們興修當家塘的熱情,去年下半年,望江縣131個行政村都行動起來。一入秋,徐大屋村就召開村民大會,專議“當家塘”。被村民推舉為村民理事會理事長的徐學軍回憶,村民們商量後形成共識,“當家塘”咱村民修、村民管、村民共同受益。村民理事會負責工程資金籌措、投工投勞、工程實施、監管及養護。心齊了,氣順了,辦法就比困難多。 1個半月不到就完成了清淤、護坡,增加蓄水能力1.38萬立方米,保證了全村400多畝良田灌溉用水,解決了該村240戶1125人的生活用水。

  “當家塘修好更需管護好才能長受益,我們縣村村都配有水管員,上個月縣水利局還集中業務培訓。 ”在太慈鎮馬山村村部,村主任龍金池深有體會地介紹,以前該村雖擁有7口塘,但由於得不到有效管護,6萬立方米庫容淤塞了一大半,全村只有一半耕地得到澆灌。龍金池向記者介紹:為徹底扭轉過去塘堰挖好無人管護的狀況,去年以來,該縣在大規模挖塘堰時,同步建立了管護體系,明確經費來源,挖一口塘,選好一個當家人管護,確保“挖一個,成一個”。

  農村河塘整治使農民直接受益。省水利廳負責同志向記者透露一個好消息,“十二五”期間,我省將把需擴挖清淤的51萬口塘壩全部擴挖一遍,溝渠全部清淤一遍,集體排灌泵站全部改造一遍。(記者王愷)

熱詞:

  • 惠農政策
  • 擴挖
  • 排灌泵站
  • 當家塘
  • 塘壩
  • 一事一議
  • 清淤
  • 生活用水
  • 望江縣
  • 塘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