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楊文學:有種教授會抄襲,有種教授能學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2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26日,記者獲悉,近日,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盧迪起訴張麗論文抄襲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張麗教授的論文構成了對原告盧迪著作權的侵害,要求其立即停止侵害行為,並賠償原告損失1000元。(《大河報》 3月27日)

  來自河南洛陽的這位教授張麗可謂是真夠幸運,自從2010年被指其論文抄襲本科生論文被起訴,走上了法律程序以來一直廣受關注,最終在3月26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張麗抄襲,要求其停止侵害行為,並賠償原告損失1000元。如此的判決顯得蒼白而無力,我國現行的稿費制度下雖然稿費不高,可這位張麗教授發表的這篇論文稿費都很可能不止一千元,更何況此論文很可能還被灌冠以某“課題”的美名。

  教授可謂是我國的高端學者,在我國數量也絕不佔少數,論文抄襲也早已成為當今學術界的痼疾,一直廣為詬病,其中就步伐涉及為數眾多的教授的。我們一面在呼籲我們科研水平低下,學術環境惡化,一面對科研經費濫用、學術造假、論文抄襲剽竊等嚴重影響我們學術進步、科研進步的行為懲處不力,甚至是縱然其造假,縱然其抄襲,如此以來我們的科研、學術環境咋能不惡化?

  我們不缺少教授,也不缺少人才,我們也曾經培養出了許許多多的學術泰斗、國學大師,以及科學技術領域&&人,我們也曾驕傲的説華人也拿過幾項“諾貝爾獎”,可那是在純學術的年代,見不到論文抄襲、剽竊的年代。可縱觀現今學術領域、科學技術領域,大師或是突出人物寥寥無幾,有人曾諷刺説:“現在的教授們都忙著下海做生意搞經濟建設去了,拿著國家項目的錢做自己事,學術科研全靠抄襲應付了事”。

  好在還是有那麼些教授,依舊矜矜業業百折不撓的為我們的社會做這學術研究,盡職盡責的例行著一名教授的神聖職責。

  同樣是在近些天,另一名“天才教授”、“最牛教授”一直在衝擊著我們的視野,不過他與河南洛陽的這位教授張麗比起來可謂是另一種極致。他叫劉路,今年只有22歲,是中南大學大四在讀學生,由於它破解了困擾數學界近二十年的“西塔潘猜想”而一舉成名,廣受公眾所關注,中南大學破格聘其為正教授級研究員,並且給予獎金100萬元。

  劉路教授的成功雖然沒有必然性,可也一定沒有偶然性,劉路教授雖然年齡僅22歲,可其對數學的研究、喜愛和投入相信一定是真摯而踏實的,可以斷定的是這位劉路教授不會白癡到想靠抄襲點論文,剽竊點別人的學術成果就想天真的破解“西塔潘猜想”的,其一定也是下了些功夫的。

  中南大學“不拘一格聘教授”值得我們鼓勵,可我們更應思考我們要如何培養出更多的合格甚至是優秀的教授,如何選撥出我們需要的教授;我們對那些有辱學術神聖殿堂的“教授”嗤之以鼻,更應該對影響我們學術發展環境的問題加以思考和改善。

  總之,對於河南洛陽張麗教授和中南大學“新科教授”劉路所走的兩條完全不同的極致路線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孰輕孰重,誰優誰劣。雖然現在的教授隊伍已經很是龐大了,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充當我們的“教授”。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教授
  • 學術環境
  • 學術發展
  • 抄襲剽竊
  • 抄襲案
  • 學術造假
  • 學術成果
  • 學術研究
  • 大河報
  • 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