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藏胞:見證民主與發展 漢藏雙向流動有利和諧進步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06: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藏族聚居區和內地間人口的流動是雙向流動

  在中國的人口流動大潮中,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就是藏族聚居區與內地間人口的雙向流動,即內地人口向青藏高原為主要地理區域的藏區流動(西向流動);藏區民眾從青藏高原向內地的平原和盆地流動(東向流動)。這種雙向流動的現象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

  西向的流動人口。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進入西藏以及四省藏區的流動人口,主要是民工和個體工商戶,他們在藏區主要從事為藏區民眾的衣食住行服務的行業。東向的流動人口。以成都和北京為主要落腳點。成都連結西藏和四川藏區的地緣特徵,被藏區民眾視為“第二故鄉”。北京的藏人都是小聚居,沒有像成都那樣擁有上萬人的藏族城。內地的藏族流動人口主要從事商業、服務業、文化藝術和宗教職業。

  藏區人口向內地流動的事實表明,藏族是一個具有很強適應性的民族。在內地生活和工作的藏族人口,形成“小聚居”或與其他民族雜居,但普遍能夠同在家鄉藏區一樣,照常使用藏語文進行交流、工作和學習;同時還自由地信仰藏傳佛教,並使藏傳佛教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新發展。

  一些西方人和境外流亡藏人的“西藏的語言、宗教信仰、文化遺産和民族特性面臨消亡的危險論”和“漢族人口向藏區流動論”,在藏區和內地間人口雙向流動的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二、藏區和內地間人口雙向流動的前提和動力

  內地人為什麼要向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藏區流動?藏區民眾為什麼要向炎熱潮濕的內地流動?這既是中國改革開放及城市化、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和中國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還有其他因素的拉動。就藏區人口向內地流動而言,至少有下列因素:

  一是歷史傳統。早在唐代,藏區和內地就建立了較為密切的聯絡。由於歷史和傳統的因素,藏區與北京和成都等地之間並沒有陌生感。同時,定居於內地的藏族常住人口對藏區人口向內地流動有一定的影響和拉動。二是內地對藏區的吸引力和包容力。藏區人口向內地流動,不僅是內地大都市的吸引力的結果,也是藏區人口受經濟利益等因素的驅動向外發展所致。 三是國家的政策的引導。國家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改革開放政策,尤其是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對藏區扶持優惠的政策,對藏區人口向內地流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和拉動作用。四是藏區對國家的向心力。五是藏區人的奮鬥精神、適應力和動力。

  三、藏區和內地間人口雙向流動的積極影響

  第一、人口的雙向流動有利於增進藏區和內地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內地的藏族流動人口扮演著藏族文化傳播者的角色。內地人進入藏區,也增進了對藏區和藏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第二、人口的雙向流動有利於藏區和內地各民族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主動參與。雙向流動不僅有利於內地各民族支援藏區的建設,也有利於藏區民眾主動參與到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中,促進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人口的雙向流動有利於藏區和內地各民族平等地共同分享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成果。第四、人口的雙向流動形成了民族關係的新格局,有利於藏區和內地的社會和諧和國家的繁榮發展。

  (作者係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所研究員、博士)

熱詞:

  • 雙向流動
  • 和諧進步
  • 藏人
  • 漢藏
  • 民主
  • 第二故鄉
  • 現代化建設
  • 藏傳佛教
  • 藏族聚居區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