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沒有“老爺”意識,哪來的“災爺”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0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地區發生5.7級地震,瑞昌市因位於震中附近,倒房1000間,損房10萬餘間。2006年,瑞昌市政府提出“決戰50天,確保全市災民重建戶按時入住新居”。在緊迫要求之下,地震災民安置小區瑞民家園本應10個月的工期被縮短至6個月,開發商和建築商需趕在地震一週年來臨之際交工。房屋建成後,竹篾窨井蓋、“紙殼”單元門等質量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對於災民的不斷投訴和維權之舉,一位建設局官員評價時稱:“他們不是災民,而是災爺。”(3月26日《京華時報》)

  當今的官員“雷人”語不少。“竹篾窨井蓋”、“紙殼單元門”,這原本是不該存在的質量問題,災民投訴和維權本在情理之中,而官員的一句“不是災民,是災爺”,足以讓人感到了絲絲涼意,這讓經歷過自然災害後的災民們情何以堪?

  “不是災民,是災爺”,顯然不是指官員在建設安置時,內心深處是把災民當成“災爺”來對待的,相反指的是,災民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爺”,對政府的要求過高,不體諒政府苦衷。而在某些官員的眼裏,這些災民太難伺候、太難纏。“不是災民,是災爺”吼出的正是某些官員積壓在心頭的怨氣,折射出的則是責任意識缺失,“老爺”意識太濃。

  “有事找政府”是流行于官方的口號,一場自然災難發生後,會給災民們留下安全陰影,災民期望政府給他們建設的安置房住得安全、住得放心,這個要求並不高,安置房出了質量問題,投訴和維權更不過分。而地方政府在建設安置房時,也理應有這樣一個目標追求。但即便是這樣的基本要求,“災爺”們也並沒有得到滿足,這“爺”是不是也當得太窩囊了?

  事實是,當百度下“災民安置房豆腐渣”這幾個關鍵詞時,就能找到不少相關結果,如:2011年,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沙頭鎮雙尚村發生“6 15”特大自然災害,當地政府承諾要把災後重建工程建成新農村典範,可惜受災群眾入住不到半年,就見許多問題;2011年,雲南省小海子村災後“統建房”樓板開裂、屋頂漏雨……如此在救災安置中,“新房”變成了“鬧心房”的不一而足。

  瑞昌市“安置房”成“豆腐渣”再次曝露了“安置房”建設中的諸多問題,也説明某些地方官員並沒有將安置房建設的安全質量問題排在第一位置。顯然,災民還不是“爺”,如果真把災民當成“爺”,已不是“坑爹”、簡直是“坑爺”的“問題安置房”又怎麼會一現再現?只有在某些官才是真正的“爺“的背景下,“問題安置房”一現再現才不為怪。

  筆者家緊靠瑞昌邊,親身體驗到瑞昌是個地震多發區,而當官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做“老爺”。請瑞昌市等地的某些官員,少一些“老爺”意識,別把災民當“災爺”吧,還是把他們當災民好了。只有官員少了些“老爺”意識,把災民當災民待,才能把政府對災民的關愛與責任體現出來,才能為災民建一個住得安全、放心的家,讓他們安居樂業。

  作者:張緒才

熱詞:

  • 安置房
  • 災民
  • 老爺
  • 紙殼
  • 豆腐渣
  • 京華時報
  • 新房
  • 問題安置房
  • 瑞昌市
  • 窨井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