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臨港産業區奏響轉型最強音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的陸域盡頭,外眺太平洋的所在就是臨港——這裡曾是上海最窮、最低窪的地方,如今一躍而起的臨港産業區,已成為上海乃至“中國製造”的新高地。曾是讓全國人民都心儀“上海貨”的滬上,正從臨港出發,向著太平洋遞出一張“中國製造”新名片,重塑“中國製造”的嶄新形象。(3月26日《人民日報》)

  8年時間,56平方公里,引進176個高端裝備製造項目,臨港已形成“6+1”個基地:“6”即汽車整車及動力總成零部件、船舶關鍵件、新能源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大型工程機械以及大飛機裝備基地;“1”則是其他各類戰略性新興産業。臨港的門檻很高,國際競爭力發展導向是臨港選擇入區企業的前提,如果技術上不是國際先進,會被拒之門外。臨港集聚了中國最短缺、最核心的裝備製造産業項目,正著力改變中國製造的低端形象。臨港

  體現國家戰略,未來中國製造業的方向是先進製造業,臨港選擇了國家最迫切需求的高端裝備業作為主攻方向。

  在過去很長時期內,上海是中國工業的橋頭堡,“上海製造”代表著“中國製造”,中國工業化之路上的許多個“第一”,都誕生於上海。星移斗轉,今天的上海依然是中國工業的橋頭堡,“上海製造”依然代表著“中國製造”,不同的是今天在臨港這塊寶地上,“上海製造”乃至“中國製造”,不僅誕生出“中國一流”,而且誕生出“世界一流”。在很多産業,中國製造顯得“多”而不“精”、“大”而不“強”、“廣”而不“高”。而臨港讓這一切大有改觀。

  臨港生産出了世界最大缸徑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機以及與之匹配的船用曲軸,由此一舉改變了中國造船企業的談判桌上話語權地位。在臨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廠房裏,每一幢都有著一個“最”:我國第一台自主知識産權的3.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世界第一根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汽輪機低壓焊接轉子;國內第一台自主知識産權的C919大飛機發動機;全國第一台改進型核電百萬千瓦級蒸汽發生器,第一套國産化率100%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堆內構件……臨港的一個個“最”,打破了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受制於人的局面,讓“中國製造”一次次揚眉吐氣。

  “上海製造”敢與全球一流比肩——其新生代的“代表作”不僅有著更高技術含量、更高附加值,而且均以自主研發技術為核心,有著更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如果説“重、低、舊”的經濟模式是發展中的“最難”,那麼轉型升級,就是要用“最新”的産業、技術去攻克“最難”,創造“最優”、“最高”。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臨港調研時説:臨港地區是上海未來發展的重點,我們要看清形勢、抓住機遇,加快速度開發,加大力度推進,使臨港的開發建設成為提振發展信心的亮點。俞正聲書記所言,點明了上海轉型的主舞臺在臨港,臨港産業區奏響的是海轉型的最強音。

  (來源:東方網)

熱詞:

  • 臨港
  • 超臨界汽輪機
  • 中國製造
  • 産業項目
  • 風電機組
  • 世界一流
  • 第一
  • 最難
  •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