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養老問題,政府重在解決“錢和人”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養老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正如某社區工作人員所説:“一沒錢,二沒人。”政府應根據不同養老方式的特點,著重解決“錢和人”的問題。

  近日,新京報推出北京養老調查系列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公辦養老院人滿為患,其中一家有1100張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進來,至少得等10年”;部分社區日間看護室形同虛設,成為居委會辦公場所;高齡老人養老券使用缺乏“用武之地”……

  在老齡化日益嚴峻且複雜的背景下,養老確實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社會保障發展規劃》提出,要構建“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體系。但從媒體的調查來看,這幾種養老方式都還存在很多問題,而核心問題,正如某社區工作人員所説:“一沒錢,二沒人。”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理順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的邊界。機構養老主要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一般化的、標準化的老年服務。社區養老主要為可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以健身、教育、文娛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個性化服務。居家養老則既要給失能老人提供標準化的日常照料服務,也需要對可自理的老人提供心理慰藉、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個性化服務。

  先明確了不同養老方式的特點,政府才能確定如何解決“錢和人”的問題。以“居家養老”來説,可以使老年人在自己的家裏享受服務,本來更加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老年人偏好,有利於提高老年服務質量。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老年居家服務供給與需求無法匹配。一方面,對於生活無法完全自理的老年人而言,其需要的主要是一些基本護理服務,但由於缺乏專業化的護理人員而無法通過居家養老的方式得以滿足;另一方面,對於老年人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如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又由於老年人不願意為此支付高額費用,而無法得到充分發展。

  對此,政府一方面應當大力培養包括社會工作師、專業護理員、心理諮詢師、社區志願者在內的專業服務人員,建立老年服務標準和科學合理的老年服務質量評估體系。無論任何形式的老年服務,其服務質量最終取決於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

  另一方面,應加強推動和資助力度。現在,北京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數額不等的養老券,但因為“這卡能用的地方實在有限”,讓很多老人“有錢難花”。這和專業化的老年服務機構缺乏不無關係。政府應儘快出臺促進居家養老服務的相關政策措施,通過稅收優惠、資金支持、官辦民營等方式推動專業化老年服務機構的發展。如果有更多能滿足老人個性化需求的老年服務機構,養老券也就不會讓老人們如此糾結。

  無論是公辦養老院人滿為患,還是部分社區日間看護室形同虛設,指向的都是政府投入不足,投入當然不僅僅是“花錢”,而是要根據老人的需求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以相關政策調動民間組織、家庭等各種力量共同參與。(魯全)

熱詞:

  • 錢和人
  • 居家養老
  • 養老方式
  • 養老體系
  • 養老服務
  • 養老問題
  • 社區養老
  • 老年人
  • 護理服務
  • 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