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轉型綜改先行先試:長治市──四大領域先行先試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8日 04: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六七八”工作落實新機制、“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六變”、“五有”“農轉非保障機制、地票制”……一連串的新名詞代表著長治市在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中的大膽創新之舉。

  長治市市長張保説:“我們突出特色,不等不靠,在四大領域開展了先行先試。”

  在重大轉型項目方面,長治大力推進20個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的非煤非電項目,要求縣委書記和縣長每人每年至少引進1個億元項目,各縣市區和高新區每年簽約項目不少於15個,落地率不低於70%。每縣每年要新上一個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小巨人”企業、新上7個以上小微型企業。到“十二五”末,全市新上160個新興産業企業,新興産業産值要由目前的20%左右佔到“半壁江山”。

  在政策創新方面,該市建立了12個院士、博士和博士後工作站,建一個站提供啟動資金100萬元,每年給予10萬元經費。與50多個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1000多名專家到該市指導産業發展。公開招錄了150名大學生企官到企業任職。市、縣設立城鎮化發展基金,轉一個戶口縣政府安排5萬元,市政府安排5000元。

  他們積極推進 “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大力發展六大農業高效特色産業板塊和“五大增收工程”,啟動了一村一井、每縣一個農業科技博士工作站、農村街巷亮化、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全覆蓋工作。開工了47個城中村、城邊村、企邊村改造,形成了“六變”、“五有”農轉非保障機制,編制了農民轉市民流程圖。

  2011年6月,長治市與省國土廳簽定合作協議,在全省率先開展創新土地管理機制先行試點工作,制定了造地12法、6個用地機制,探索實行“地票制”,為項目建設提供土地保障。據張保介紹,造地12法指的是水利造地、推進城鄉一體化撤村造地、遷村造地、礦山整治造地、地質災害治理造地、搬遷壓煤村造地、城中村城邊村改造造地、國企改製造地、公共資源整合造地、行政事業單位辦公區整合造地、整治邊坡溝坎造地、採石邊坡治理造地;而所謂6個用地機制,就是土地保護專家顧問制度、跨縣市區佔補平衡市場化機制、造地獎勵機制、造地基金機制、用地標準機制、土地利用規劃評估修訂機制。

  “綜改試驗區是一個大品牌、大載體、大平臺,我們要用好它,抓緊幹幾件大實事。”張保説。

熱詞:

  • 先行先試
  • 長治市
  • 邊村
  • 六變
  • 六七八
  • 五有
  • 小巨人
  • 張保
  • 大品牌
  • 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