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遼寧探索出以改善民生促進經濟轉型的新途徑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7日 0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瀋陽3月25日電(記者曹煥榮 何勇)2005年至2011年,遼寧省累計投入建設資金730億元進行棚戶區改造,211萬棚戶區居民搬進新樓房,拉動近2500億元的效益,棚戶區改造每投入1元錢産生3.5元效益,探索出以改善民生促進經濟轉型的新途徑。同時,超過九成的棚改居民感覺精神素質和社會地位有所提升,棚改居民幸福指數增加到80分的較高水平。

  這是記者從3月25日閉幕的“城市化進程中全球貧民住區發展模式的探索:中國遼寧棚戶區改造經驗”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來自中宣部、住建部、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社科院,以及中央主要新聞媒體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

  本次研討會分為開幕會與四個主題會議,涵蓋棚戶區改造的建設與管理、經濟與金融、社會與環境、空間與土地等議題。在開幕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佈了由他們完成的“城市化進程中的全球貧民住區發展模式和探索:中國遼寧棚戶區改造經驗”的階段性課題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遼寧省副省長陳超英先後做了主題演講。王偉光指出遼寧改造棚戶區給家庭、社區、城市和地區帶來巨大變化,遼寧改造棚戶的模式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由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博士主持的《中國遼寧棚戶區改造經驗》指出,根據課題組獨立調查,棚戶區居民住房面積由改造前的人均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人均收入增長49%。遼寧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探索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實現形式,豐富了産品供給方式,解決了公共物品供給短缺的問題;同時,累計投入資金730億元,拉動近2500億元的效益,探索出了以改善民生促進經濟轉型的新途徑。

  從2005年開始,遼寧財力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勒緊褲腰帶,多方籌措資金,在全國率先開始大規模棚戶區改造,到2009年基本完成了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的改造。2010年起,又開始了國有工礦企業棚戶區改造。2011年國家下達遼寧保障性住房任務33.79萬套,遼寧實際完成37.1萬套,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全面完成。全省累計籌措投入資金730億元,改造棚戶區2910萬平方米,建設回遷樓4400余萬平方米,全省76萬戶、211萬棚戶區居民住上新房。城鎮居民住房保障覆蓋面超過10%。

  陳超英説,實踐證明,“保障加市場”的住房供應體系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棚戶區改造有效解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縮小了貧富差距。據悉,絕大多數棚戶區居民以平均1-2萬元的價格獲得了面積從45-55平方米不等的房屋産權,家庭資産增長數倍。

  棚戶區改造促進了資源型城市轉型,也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全省各地把棚戶區改造和城市發展有機結合,通過棚戶區改造騰出土地134平方公里,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全省新建商業網點3744個,新增綠化639萬平方米,減少污水排放151萬噸,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棚戶區改造拉動了經濟增長,增加了社會就業。除了700多億元的直接投入外,76萬戶居民入住後購置傢具、裝修,極大促進了消費。省委、省政府還利用騰出的土地興建勞力密集型企業、市場,共解決了2萬多個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

熱詞:

  • 零就業
  • 促進經濟
  • 新途徑
  • 中國遼寧棚戶區改造經驗
  • 2005年
  • 住區發展
  • 王偉光
  • 棚改
  • 住房供應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