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學生課上學好課後不勞神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6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熱點專題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小學四年級數學課上,一枚小小的5分硬幣,在孩子們手中晃動,隨即被高高拋起,在課桌上轉圈,同學們通過實驗探究硬幣落地時“正反”的概率。路頤卿同學興奮地説:“老師上課很有趣,我們很快就記住了知識點。”

  “最近幾年,我真正體會到當老師的成就感了!”教師徐桂伶説,現在課堂上學生親手向圓錐模具裏灌水或細沙,比較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關係,學生可能記不住公式,但知道圓錐、圓柱、圓之間的關係,就會求出體積,反而不出錯。

  學生學得更輕鬆,老師教得更有成就感,昌平區城關小學師生的這些變化,緣于學校開展的“減負”工程。2007年3月,城關小學打響了“減負”行動第一槍,出臺了《城關小學“教師七不許”》。“不許變相體罰學生,字錯之後最多寫三遍;不許讓家長出任何練習作業;不許留過多的、無用的、機械性抄寫的作業……”

  為了從制度上解除教師的後顧之憂,城關小學決定,不按照教學成績給教師排“座次”,學生成績不與教師工資挂鉤,更不會因為考試、比賽的成敗而改變對教師的關注和鼓勵,而是讓大家“尋找身邊的名師”、“讓每一顆金子都發光”。

  自此,在城關小學,加班補課、題海戰術、佔用其他課時的路子統統被堵死,老師唯一的出路就是向40分鐘要質量。

  “減負”初期,城關小學個別學科成績下滑,教學質量監控進不了昌平區“十佳”,一度陷入僵局。副校長劉忠武説,學校認真反思,對各學科的課型和授課方式進行了大膽革新。數學打亂原有教材進行重新組合,結合知識遷移開展探究式教學,餘下的時間幫助學困生補差,給優秀生拓展。語文組對教材進行了系統研究,巧用“結合點”。

  “比如漢字像什麼,都有口訣,課堂上就能記住,課後根本不用勞神。”説到這兒,路頤卿呵呵笑了起來。城關小學每名學生都有一個記錄作業時間的小本子,每天由家長監督作業完成時間。據統計,六年級學生每天做作業的時間為一小時,四年級以下學生半小時完成。

  2010年,城關小學針對四至六年級學生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選擇“很快樂”的佔65.5%,選擇“快樂”的佔32%,選擇“不快樂”的僅有2.5%──這種快樂不僅是“減負”成效的證明,更是學生發展的成果。

熱詞:

  • 探究式教學
  • 課型
  • 學困生
  • 學生課
  • 城關
  • 題海戰術
  • 知識遷移
  • 座次
  • 十佳
  • 結合點
  • 搜索更多探究式教學 課型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