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延安:十件民生實事給力“幸福延安”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1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陜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保障性住房終於圓了我的‘安居夢’!”49歲的劉建斌激動地説。他患視神經萎縮多年,處於半失明狀態,妻子也長年臥病在床,家庭主要靠低保金生活。當一家人從租住的窯洞搬進了延安桃源新村廉租房時,劉建斌特意放了一串鞭炮,他説:“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我們家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據統計,近五年來延安市共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247.5萬平方米,2.4萬戶困難家庭搬進了新房。

  破解“住房難”,只是延安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延安市不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五年來全市新增城鎮就業7.6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9萬人,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率先在全省建立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13個縣區全部列為國家新農保試點縣,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和城鎮職工醫保市級統籌。高齡老人、殘疾人、孤兒和城市獨生子女父母生活補貼等政策全面落實。建成35個縣鄉敬老院,八一敬老院遷建項目開工。扶貧攻堅力度加大,31.5萬人實現脫貧。“就業難”、“看病難”、“養老難”、“脫貧難”等一個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題堡壘逐漸被攻克,彰顯出黨委和政府厚重的人本理念和民生情懷。

  2012年,延安還將繼續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重點為群眾辦好10件實事,讓老區人民在“幸福延安”建設中共享發展成果。一是擴大就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努力使城鎮新增就業1.6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及時足額發放醫療救助、貧困學生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等各類補貼,堅持為殘疾人辦好十件實事。三是解決教育突出問題。整合資源,合理佈局,努力解決“擇校”、“大班額”等問題。新建、改建幼兒園81所,全面推行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將“蛋奶工程”擴大到所有中小學生。四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2.12萬套,新增租賃補貼2500戶,解決2.1萬戶群眾住房困難問題。抓好農村危房危窯改造,使7000多戶農民住上新居。五是紮實推進扶貧攻堅。開展千名幹部包村扶貧行動,實現移民搬遷7700戶、3.03萬人,5萬人脫貧目標。六是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完成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主要任務,繼續實施農村孕産婦免費住院分娩、農村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等項目。每兩年免費為45歲以上農村居民進行一次健康體檢。七是切實解決出行難、如廁難、買菜難問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線網,延長運營時間。新建和改造一批停車樓、停車場、停車位,新建改建30座公廁,建成4個農産品批發市場、15個菜市場和30個蔬菜便民店。八是著力保障城鎮供水。建成自來水深度處理項目,提高市區供水質量和保障能力。加快縣城供水工程建設,啟動實施一批重點鎮水源工程。九是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啟用市科技館、圖書館,加快各縣“兩館一院”、文化藝術中心及重點鎮、社區文化站室和農家書屋建設,並全部免費開放。堅持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十是規範市區殯葬管理。規劃建設一批殯葬活動場所,啟動市區和縣城公益性公墓建設,降低群眾負擔。(記者 艾慶偉 通訊員 齊寧)

熱詞:

  • 零就業
  • 就業難
  • 大班額
  • 民生
  • 扶貧攻堅
  • 實事
  • 重點鎮
  • 保障性
  • 擇校
  • 公交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