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武器塑造新軍人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0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有人曾這樣描述各個時代指揮員的戰鬥狀態:冷兵器時代的將士,騎著戰馬、頭頂盔甲、揮著大刀,馳騁疆場;熱兵器時代的將士,站在前沿指揮所裏,拿著望遠鏡,看著軍用地圖指揮作戰。而未來的將士,則可能儼然像實驗室裏的科學家一樣,一邊看著電腦屏幕,一邊操作各種自動裝置,導演著千萬里之外的兵器大戰。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顯然,人們坐在屏幕前面“欣賞”機器人大戰、無人機對抗、納米士兵衝鋒陷陣的場景,正在由幻想變為現實。機器人上戰場已勢不可擋地向人類走來,正日益衝擊著人們的視覺、改寫著戰場交戰的法則。信息化戰爭成為一個電腦芯片穿梭與橫行的戰爭。也許有一天,我們面臨的將是一個見物不見人的戰場。

  毫無疑義,科技是戰爭形態演進的巨大推手。但是,伴隨著“機器人代替人參戰”的巨大跨越,科技再一次把人逼到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戰爭對人的數量需求呈不斷下降之勢,人工勞動的空間不斷被壓縮,在一些行業和領域已成為“沒有人的世界”。

  無人戰爭果真不需要人嗎?人的作用到底體現在哪?對此,很有必要議論一番。

  科技可以提升武器裝備的性能,但是科技的源頭是人。現代武器很厲害,但終極武器是人,而不是機器人。武器裝備的威力,行之於外的是武器的速度、精度和破壞程度,形之於內的則是人的思維品質和創造精神。

  人與武器的關係,本質構建於人的自覺、自由、創造性的活動和發展的聯絡之上。一部機器可以完成50人的工作,但沒有哪部機器能勝任一個創造者的角色。一件兵器飛得再高、跑得再遠、打得再準,可一旦掙脫人們的操控之手,就再無威力可言。

  武器替代人的現象並不能説明現代戰爭不需要人,只能説明更挑剔人,對人的高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武器裝備信息化、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攀高,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正在塑造著新人、淘汰著舊人。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如果仍停留在過去,缺乏與時俱進的核心能力和素質,就會在激烈的崗位競爭中成為局外人,在軍事科技快速發展的浪潮中淪為邊緣人。從古至今曆次軍事變革中,這樣的教訓不乏其例,值得後人警覺。

  軍以器威,兵以技立。人是戰爭制勝的決定性因素,更準確地説,這個“人”是手持武器的人,而不是赤手空拳的人。重視發揮人的因素,並不是讓人和武器來比試高低,也不是拿人去和武器拼命,而是最終找到駕馭武器、對付武器的辦法。

  尤其是現代兵器,智力因素已滲透到每個部件,即便把高技術武器擺到你眼前,沒有一年兩載的揣摩和積累,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技巧,也難以破譯和掌握,更不用説精通了。

  世界在變,但變中亦有不變之規。現代戰爭,高科技武器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但“田忌賽馬”“草船借箭”等施計用謀的故事不會因此而絕跡。即便真的到了機器人戰爭時代,戰場布勢也有奇正虛實,奪取主動仍需“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不然,海灣戰爭中,美軍從將軍到士兵何至還要拜讀兩千多年之前的孫子兵法?

熱詞:

  • 武器裝備信息化
  • 思維品質
  • 新武器
  • 軍人
  • 將士
  • 田忌賽馬
  • 草船借箭
  • 欣賞
  • 機器人
  • 現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