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機構客戶難求 期貨公司亟須加快結構轉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8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從多家期貨公司負責人處獲悉,客戶結構轉型依然是困擾公司的難題之一。散戶佔比過大、機構客戶缺乏,成為業內的普遍現象。毫無疑問,“財大氣粗”的機構客戶自然是期貨公司爭搶的“香餑餑”,但是如何獲取機構客戶的青睞,以及如何長期維護這類客戶,已經成為期貨公司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機構客戶難以尋覓

  日前,滬上某中小型期貨公司高管向記者透露,散戶在公司客戶的佔比依然很高,這主要因為,大客戶並不信任規模較小的期貨公司,另外,股東方也沒有足夠的機構客戶提供。

  “我們當然希望有大客戶,但是這樣的客戶太難找了,尤其對小期貨公司來説。”上述人士頗為無奈。

  實際上,不獨中小期貨公司,不少實力較強的期貨公司也在機構客戶的挖掘上,顯得較為遜色。

  照常理推測,有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理應有更多的機會獲取機構客戶。但是,一家總部在北京的券商係期貨公司人士表示,所謂的“有優勢”,主要指IB業務,但其實也是“看起來很美”而已。

  他稱,由於控股方證券公司的客戶結構散戶佔比過重,介紹過來的都是小散戶,資金量小,投資理念較為落後,很難建立長期的聯絡。而且IB業務的激勵機制並不完善,券商和期貨公司之間的客戶資源共享並未達到想象中的效果。

  滬上某大型券商係期貨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機構與散戶的比例在1:9左右。這個水平,在業內並不算領先。

  提高機構客戶佔比應是期貨公司夢寐以求的,但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難度很大。一位不願具名的期貨公司客戶經理表示,“産業客戶如果有意開戶,早就開了,我們去突破的空間很小。至於私募,他們不一定願意涉足期貨市場,畢竟熟悉期貨的少。另外,不少機構客戶進來都是投機為主,做套保的較少,很難長期維繫關係。”

  期貨公司“調結構”乃大勢所趨

  記者注意到,國內幾家期貨公司在機構客戶的開發上有著明顯優勢,比如,金瑞期貨、萬達期貨等,這與公司的股東背景有著很大關聯。

  金瑞期貨的股東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陰極銅生産商——江西銅業,以及中糧集團下的中糧地産公司。而萬達期貨的控股股東隸屬於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並由多家實力雄厚的股東投資。

  可以預見,未來期貨公司調整客戶結構已是大勢所趨。政策方面,去年新修訂的《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也引導期貨公司調整結構。分類監管新規中首次引入國民經濟服務能力評價指標,並根據機構客戶日均持倉、日均權益、日均權益增長量等情況,賦予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較好的期貨公司相應的加分項。這將促使期貨公司主動推動客戶結構調整,加大機構客戶營銷和服務力度。

  從期貨公司角度來看,專家稱,首先,期貨公司要在考核和激勵機制上作出調整。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研發實力,強化研發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合作,創新服務模式,構建全新的機構投資者服務體系。(記者 黃穎 ○編輯 楊曉坤)

  (來源:上海證券報)

熱詞:

  • 機構客戶
  • 客戶結構
  • 機構投資者
  • 期貨市場
  • 結構轉型
  • 客戶經理
  • 公司客戶
  • 金瑞期貨
  • 散戶
  • 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