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政策動態]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14日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時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目前的新股發行價格還是太高,下一步將從提高市場透明度、強化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促進市場各方發揮作用,改善市場秩序,提振股市信心。
郭樹清表示,目前新股發行價格還是太高,接下來,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提高市場運行的透明度,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有關要求,讓發行人、仲介機構、投資者等市場各個方面都發揮作用,推進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針對將採取哪些舉措提振股市信心這一問題,郭樹清表示,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監管部門當前推進的發行改革、退市改革、投資者保護等一系列舉措均是提振股市信心的做法。“改善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實現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才能從根本上提振市場的信心。”他説。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3月5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式後,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陷入媒體的重重包圍。採訪過程中,由於記者一擁而上,郭樹清走下臺階差點摔倒,他開玩笑:“不能跌倒了,否則股市又要跌了。”雖然是玩笑,但昨日股市卻真摔了滬指跌破2400點。
3月14日滬深股市午後突現“跳水”,收盤大幅下挫。滬指2400點整數位告破,深成指出現3%以上的跌幅。當天,受外盤股市走強帶動,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指開報2464.92點,早盤窄幅波動,午市開盤後半個小時,滬指突然“跳水”,一路下行跌破2400點。滬指最終收報2391.23點,跌幅達2.63%。深成指收報10094.89點,大跌3.19%。伴隨恐慌性拋盤涌出,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金額接近3300億元,創近期天量。
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截至北京時間21點02分)
英國股市 5977.80點 漲0.32%
德國股市 7070.17點 漲1.07%
上證綜指 2391.23點 跌2.63%
法國股市 3572.37點 漲0.60%
香港恒生 21307.90點 跌0.15%
韓國股市 2045.08點 漲0.99%
日經225 10050.50點 漲1.53%
澳洲股市 4375.64點 漲 0.90%
3月15日,三六五網(300295)(300295.SZ)、利亞德(300296)(300296.SZ)、藍盾股份(300297)(300297.SZ)3隻創業板新股當日于深交所上市。
不過,本報記者了解到,從券商研究機構對3隻新股給出的估值空間來看,卻是各説各話,各自定價也是兩極分化。
如主業為企業級信息安全領域服務的藍盾股份,其IPO發行價格為16元/股,對應的市盈率為32.65倍。公司此次發行245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9800萬股。
從券商估值情況來看,世紀證券認為,按軟體及服務板塊同類型上市公司比較,給予公司2012年20—25倍市盈率比較合理,對藍盾股份給出的定價下限和上限區間為13.40元至16.75元。
而華泰證券(601688)和國信證券兩家券商給出的定價區間卻分別高達19.50元-22.50元和18.45元-22.14元。
本報記者就此進一步調查發現,券商對新股估值長期頗有“盲人摸象”的感覺。
估值高估榜
截至目前,從今年以來上市的29隻新股上市首日情況來看,表現明顯二級分化。其中,既有首日跌幅超過二成的新股如加加食品(002650)(002650.SZ),其上市首日跌幅高達26.33%,創下近年來上市新新股首日表現的最差紀錄。
不過,也有首日漲幅接近翻番的瘋狂個股,如中科金財(002657)(002657.SZ)、朗瑪信息(300288)(300288.SZ)、吉視傳媒(601929)(601929.SH),其首日漲幅分別高達82.09%、82.53%、87.43%。
在新股上市首日表現冰火兩重天的背後,券商估值也是遠近高低各不相同,相差懸殊。本報記者了解到,在對加加食品的估值上,最離譜的莫過於作為主承銷商和上市推薦人,東興證券給出的估值區間,正好驗證了民間的一句俗話,所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東興證券建議給予加加食品發行市盈率37倍~40倍估值區間,以2011年全面攤薄EPS1.00元測算,發行價區間為37.15元-40.16元,對應2011動態PE37-40倍、2012年27倍-29倍。由此給出的定價上下限區間為41.50元-60.99元。
此外,安信證券給出的估值上限也高達40.58元。
然而,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截至3月14日收盤,加加食品仍沒有走出破發陰影。當天收報22.80元,較30元的發行價,破發率仍高達24%。
同樣,券商對利君股份(002651)(002651.SZ)的估值也讓投資者“大跌眼鏡”。如申銀萬國就給予公司合理價格為32.6-41元。
不過,二級市場似乎並不領情。上市首日,利君股份收報20.78元,與25元的發行價相比,跌幅達16.88%。而且,自今年年初上市至今,其股價仍在發行價以下運行。截至3月14日收盤,終盤報收23.00元。
此外,利君股份此前發佈的2011年業績快報也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全年業績大幅下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25250.15萬元和45141.08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3.52%和21.70%。
估值低估榜
相比之下,由於券商此前普遍低估,上市後股價飆升的新股也不在少數。
上市之初,中科金財的發行價為22.00元,但是,上市首日卻大熱。其上市首日全天均價高達40.24元,最終收盤仍站在40.00元上方,報收40.06元,全天大漲82.09%。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中科金財的估值報告中,估值最高的為中信建投。中信建投認為,預計公司2012年凈利潤7400萬元,EPS1.06元。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合理估值區間為2012年PE27-32倍,對應股價區間為28.62元-33.93元。
而給出最低估值的東方證券則稱,結合公司的成長性和所屬行業的平均水平,給予公司2012年18-22倍PE,對應合理估值區間在18.5元-22.7元之間。
而朗瑪信息自今年2月16日上市起,二級市場股價已迭創新高。上市首日,朗瑪信息收報40.96元,與22.44元的發行價相比,漲幅高達82.53%。
不過,上市前,世紀證券表示,綜合參考通信類上市公司創業板通信行業的估值水平,結合公司目前的基本面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其認為其合理的估值區間應為25-30倍,按照2011年預測每股收益0.78元計算,對應的目標價格區間應為:19.50元-23.40元。
事實上,朗瑪信息的業績增速大大超出了世紀證券的預料。2011年,公司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56.52萬元,同比增長59.73%;每股收益高達1.46元,同比增長59.73%。
截至3月14日,朗瑪信息收報50.47元,與22.44元的發行價相比,二級市場股價已經翻番,漲幅高達124.91%。
有意思的是,朗瑪信息首次詢價因報價機構家數低於20家而發行失敗,再次啟動發行後上市,其二級市場強勁走勢卻讓券商研究機構紛紛看走眼。
本報訊 昨天,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在深交所315投資者服務周活動上表示,創業板市場盲目跟風炒作現象仍然突出,個人市值佔比和交易佔比在深交所三個板塊中最高,分別達到66%和90%,2011年個人投資者虧損面也是三個板塊中最高的。
據宋麗萍透露,有部分券商客戶新開賬戶同時開通創業板交易的比例甚至高於80%,表明部分券商可能對新入市客戶開通創業板交易的風險提示不足,把關不嚴。
深交所剛剛發佈的個人投資者報告顯示,2011年,創業板投資者的平均賬戶資産量為77.8萬元,與2010年的59.7萬元相比有明顯上升,是非創業板投資者平均賬戶資産量34.8萬元的2.23倍。從資産量分佈來看,創業板投資者中賬戶資金量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比例為40%,遠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16%的佔比。2011年,創業板投資者的平均交易頻率為8.2次/月,交易頻率比2010年的7.4次/月更頻繁。
宋麗萍建議券商針對不同類型客戶進行指導與管理。如對於營業部的重點大客戶,要加強交易行為管理,避免其無意識地觸犯有關法律法規;對於大量資金實力小的個人投資者客戶,要加強風險揭示,保證信息送達,為其提供更多風險較低的投資替代選擇,引導其理性投資,減少對高風險産品或市場的配置和參與。
呼籲多年的RQFII終於成行,香港的中資券商們又把目光投向了“QDII”。據悉,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已向內地監管層提交報告,建議延伸QDII制度,增設專項“小QDII”額度,允許內地專業投資者自行投資港股。
根據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報告中的設想,所謂“小QDII”,就是把現有的“資産管理式QDII”延伸至“經紀式QDII”,即允許專業投資者(機構或大戶)無需通過QDII基金或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利用專門的配額,直接通過中資券商提供的通道買賣港股。
據介紹,與“RQFII”一樣,“小QDII”也醞釀已久。作為內地資本走向海外進行全球配置,以及海外資本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橋梁,中資券商的香港分支機構一直在為進一步拓寬資金跨境流動通道而努力。
去年,RQFII終於成行,21家中資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獲得首批RQFII試點資格,目前已先後推出了RQFII基金。在資本賬目未開放的背景下,海外資本投資內地資本市場又開了一道口子。
今年年初,爭取讓更多內地資本有序投資海外也提上了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的日程。據了解,該協會年初向內地監管層提交的設立專項“小QDII”的報告,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目前相關各部已在溝通討論此事。
當前內地投資者想投資海外資本市場,合法的渠道只有QDII基金産品,但這些基金可選擇的品種不多、過往業績也不理想,使得一些投資者只能遊走于“灰色地帶”,將資金以其他名目匯出,在香港投資港股。
港交所日前發佈的《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0/11》顯示,在2010/11年度,外地投資者的交易佔港股市場總成交金額的46%,其中內地投資者于2010/11年度的交易佔外地投資者交易的10%。
“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的需求客觀存在,應該讓其有合法的投資渠道。”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兼中國證券業協會國際合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閻峰表示。
此外,記者採訪的部分中資券商高層也透露,已將相關想法呈給內地監管機構,業界在積極推進中,希望能在今年香港回歸十五週年慶典時得以落實,但尚無具體時間表。而實際上,港交所早就在為迎接“北水”做準備,其掌門人李小加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將內地資金視為推動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自去年成立以來,證券金融公司一直在進行緊張的轉融通業務籌備工作。《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儘管設計各項業務規則和公司運營流程的工作壓力很大,但轉融通業務將肯定在年內推出。轉融通業務有望提升融資融券的交易量,並與已經箭在弦上的滬深300ETF一起,大大擴展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手段。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證監局局長侯外林也向本報記者證實,轉融通今年很快會推出。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證券金融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包括公司自身的規章制度建設、轉融通業務規則制定和風險管理體系的磨合等工作。相關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業務規則和流程,因為涉及到證券金融公司、兩個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各家券商。儘管如此,監管層定的目標還是要在年內推出這項創新業務,目前已經開展了多輪聯網測試。
融券賣出額將大幅增加
去年8月,融資融券經過一年多的試點之後,已經轉為常規業務,券商參與的門檻也有所降低。除25家試點券商之外,絕大多數券商也都可以開展此項業務。因為對於那些沒有證券承銷、資産管理和自營三項業務的券商而言,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只需要註冊資本不低於1億元。
轉融通實際上就是券商與證券金融公司之間的融資融券業務。券商和客戶做了融資或者融券交易之後,再跟證券金融公司之間做方向相反的一個交易,這樣就把風險敞口轉移給了證券金融公司。
轉融通推出的第一個意義在於,將擴大市場的融資融券交易量,特別是融券業務量。由於沒有轉融通業務,目前融資融券業務中,融資業務明顯大於融券業務的交易量,後者主要受限于券商的自營規模。轉融通推出後,券商將只作為一個仲介,客戶向券商借的券,最後由證券金融公司提供,從而可以大大擴張業務規模。目前,上證所每日的融資買入額達到24億元,而融券賣出額只有2000萬元左右。
配合滬深300ETF豐富套利手段
滬深300ETF的推出已經箭在弦上。滬深300ETF將肯定成為融券賣出的標的。投資者如果看空指數,可以融券賣出滬深300ETF。
轉融通業務今年上線的另一個意義是,與滬深300ETF指數基金相互配合,豐富市場的交易和套利手段。如果投資者只是想把握滬深300指數期貨和滬深300ETF之間的套利機會,也可以借由融券業務借入滬深300ETF。不過,這種套利由於參與人會很多,最終套利的收益減去交易成本會很小,因此只適合資金量大,並且在數量交易方面有完備的系統和人員的機構。
風險管理是重中之重
不過,轉融通業務目前最大的障礙仍是風險控制機制。熟悉目前交易規則設計工作的人士稱,如果客戶的融資融券方向、品種選擇是比較分散和隨意的,那麼風險較小;但市場往往存在羊群效應,如果投資者都做一個方向的交易,甚至集中融入某一種證券,那麼違約風險就比較大。
記者查閱證監會去年頒布的轉融通業務規則,發現證券金融公司需要遵守的風控指標十分嚴格。證券金融公司的凈資本與各項風險資本準備之和的比例不得低於100%;對單一證券公司轉融通的餘額,不得超過證券金融公司凈資本的50%;融出的每種證券餘額不得超過該證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10%;充抵保證金的每種證券餘額不得超過該證券總市值的15%。
另一項挑戰則在於證券金融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證券公司之間的信息傳遞是否足以預知風險。據悉,目前的制度安排將使得證券金融公司能通過證券公司掌握其客戶的資金和證券頭寸,但這麼做顯然也是需要成本的。
最後,風險則是系統性的監管層可能還是比較擔心轉融通業務推出後,由於融券賣出規模加大,市場短期內會受到衝擊。不過,從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的思路來看,證監會開始把完善市場的體制機制放在一個更重要的地位上;那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小的投資者,則不適合融資融券這種高風險的交易方式。
利好大型上市券商
除非重大不利因素出現,轉融通業務今年一定會上線,這也將給經紀業務規模較大,且單客戶交易量大、投研實力強的綜合型券商提供增加業務量的機會,並且也將對經紀業務産生削峰填谷的效果。
融資融券已經在去年成為一項常規業務,但真正能把業務量做得比較大的恐怕還是大型券商。
首先融資融券杠桿率不高(50%),除了能在熊市中利用融資業務(抵押套牢股票)盤活資金之外,對於那些追求高杠桿的客戶意義不大(不如去做期指)。但是,融資融券對於一些需要做結構型金融工具的機構投資者,意義還是很大的。因此擁有較多機構客戶的券商受益更大。
其次,這項業務還需要券商有一定的金融工程研究實力。顯然,在這方面大型上市券商的優勢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