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為被徵地農民提供社會保障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7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海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特派記者彭青林 黃曉華 陳成智)農村徵地拆遷和補償安置是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的熱點問題。如何協調徵地拆遷中的各方矛盾,又如何通過補償安置使被徵地農民得到持續發展?海南代表團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議案,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進一步加強農村徵地拆遷和補償安置的管理,為被徵地農民提供社會保障。

  除貨幣補償應扶持農民持續發展

  議案指出,目前我國普遍採用貨幣補償的方式安置農民,就是將徵地補償費中的安置補助費一次性的支付給被徵地農民。由於安置費用較少,加之農民自身就業能力較弱,失地農民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常常是土地沒了,有限的安置費用完了,工作也沒有著落,成了無業遊民甚至是新的貧困戶,也帶來了不少社會問題。

  因此,海南團代表建議,應在《土地管理法》中增加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扶持措施,安排被徵地農民就業,支持和鼓勵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從事生産經營,興辦企業。以此為失地農民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補償更制度化透明化

  代表們在我省的土地管理實踐和部分涉及土地徵收的案件中發現,個別地方政府在徵地過程中,未嚴格依照法定程序辦事,主要體現在信息不公開,農民無法從徵地途徑了解到徵地補償的費用標準和具體的分配辦法,補償費往往得不到足額的發放。這成為徵地糾紛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南代表團認為,應當進一步完善徵地補償程序,更加體現尊重農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被徵收土地的農民知情、確認的有關材料應當作為徵收土地報批的必備材料。同時,應當規範土地徵用程序,加大對徵地過程的監督力度,實現土地徵用補償制度化、透明化,以市場價格為基礎合理確定徵地補償標準,以體現農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集體土地所有者的收益權。

  海南代表團同時建議,在法律中完善徵地補償爭議的裁決制度,對徵地補償行為進行司法監督。

  建立被徵地農民社保制度

  議案指出,被徵收土地的農民往往面臨一方面沒有了土地、另一方面城市的社會保障制度卻對其無法適用的尷尬局面,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這就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來徹底解決失地農民的生計問題。

  代表們表示,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的開發建設,土地徵收也不可避免。他們建議,國家應以法律形式建立被徵收土地的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同時,引入徵地中的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制度,農村土地的徵收或者徵用中涉及拆遷農民房屋的,也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拆遷補償費,保障其居住條件,補償方式可以採取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以減少徵地房屋拆遷中社會矛盾的發生。

熱詞:

  • 被徵地農民
  • 社會保障制度
  • 徵地拆遷
  • 被拆遷人
  • 徵地補償標準
  • 徵地補償費
  • 土地管理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 失地農民
  • 補償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