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楊先明:構建降低地方政府債務責任轉移預期的控制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1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人民網前方報道組)今天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楊先明發言的題目是《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楊先明指出,地方政府的鉅額債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隱患,必須進行防範和化解。

  1.建立各級地方政府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從體制上消除地方政府盲目舉債的條件。在合理劃分各級政府事權、財權的基礎上,重新界定地方各級政府的支出責任;通過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和確定構成各地財力的主體稅源,建立和完善各級地方政府的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這樣能夠降低地方政府支出需求對舉借債務的過分依賴,即便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央政府也能準確掌握各級地方政府的財力缺口,便於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

  2.構建降低地方政府債務責任轉移預期的行為控制機制,削弱地方政府舉債動機。要從根本上削弱地方政府盲目舉債的動機,只能從降低地方政府債務責任轉移預期入手,要建立債務風險分擔機制和責任聯動機制,將舉債存在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增強地方政府債務償還責任意識,降低地方政府在舉債過程中將責任轉移給其他主體的預期,從而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

  3.完善地方政府舉借債務的決策機制,通過債務質量的提升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具體而言,在地方政府性債務舉借決策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地方政府承債空間和償還能力,還要從民主決策和科學判斷的角度考慮該項債務項目是否合理,即是否是老百姓急需的民生支出、是否對私人投資和消費産生擠出效應而不利於經濟發展。

  4.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管理,從舉借、使用和償還方面防範債務風險的發生。除了儘快修改《預算法》、《擔保法》等賦予地方政府舉債權外,重點需要整頓投融資平臺,規範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融資機制;要將地方政府債務收入和支出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建立資金使用的信息披露機制,對整個債務使用環節進行監管,提高債務資金的使用效率;要建立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債務償還準備金制度,明確償債責任主體和資金來源,防止償債資金鏈斷裂而形成債務風險。  

熱詞:

  • 債務規模
  • 舉債權
  • 債務收入
  • 轉移支付制度
  • 責任意識
  • 債務償還
  • 控制機制
  • 擔保法
  • 預算法
  • 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