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用文學尋找第二次生命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熱點

  最近據媒體報道,梁曉聲為新書《鬱悶的中國人》接受採訪時,批評當下年輕作家忙著寫青春小説和穿越故事,無視同齡人的鬱悶。梁曉聲所説的“無視鬱悶”,大概是指很多作家故意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題材。雖説這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卻有愈演愈烈之勢。

  展示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讓經歷坎坷的人在文學中發出聲音,不僅體現了文學對生命經驗的尊重,也意味著作家能將這些個體記憶,轉化為民眾的公共記憶。這種文學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應當説,作家是通過寫作,把生命的片斷從現實中分隔出來,把時代的矛盾和心靈的奇跡爆破出來。在作家的筆下,我們生活的現實,不再是封閉的、直線的、同質的。在這樣的文學作品中,既包含著未來,又讓我們認知了當下,甚至重獲過去。

  所以,我理解梁曉聲對年輕作家的提醒,他希望文學不再像青春小説那樣對生命刪繁就簡,他也希望文學不再像穿越小説那樣,忽略那些在現實中遭遇失敗或傷害的人與事。但同時,希望不等於要求,年輕作家有權利選擇各種題材創作。只是青春小説、穿越故事的文筆、結構、懸念並不意味著粗製濫造,故弄玄虛。青春、穿越也是文學的一種類型,它同樣需要想象力的提升。想象力講求的不只是創造,也講究品質,它既與生命經驗有關,更意味著是對已知的挑戰、對慣性的突破。

  今天的文化産品整體缺乏分量,與文學心靈在當下的迷失因果相聯。當文學不再向我們講述一個個帶著生命真誠體驗的故事時,當文學不願再去聆聽來自思想深處的真實聲音時,當文學不再讓我們去感知在矛盾之下的種種變化時,民眾對文學的冷漠,也就成為一種常態。

  我期望更多的年輕作家,能夠聽到梁曉聲的這個提醒。並且,在這個匆忙的年代,至少做一個對文學有著心靈追求的人,讓文學為你,也為時代尋找第二次生命。

  (葉匡政)

  微語

  @郭富城:【送給自己的10句話】1.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3.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4.不要過於計較別人的評價;5.不妨暫時丟開煩心事;6.自己感覺幸福就是幸福;7.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8.木已成舟便要順其自然;9.不必一味討好別人;10.珍惜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羅兵:在北京買春裝是件特浪費的事兒。春天也就一個星期。剛脫棉襖,忽下,短袖兒了。

  @田沁鑫:人的真心,剎那間會為愛人展現一下。還有獨處時,亂想紛繁事物時,偶爾也會想到自己的心,是自我的心還是真心,卻很難明晰。面對人群處事時,就更難拿真我示人,甚至想不起真心。偽的太多,自己都忘了。

  @朱媛媛:這幾天瞎琢磨,人的一生好比離家出門旅遊,既已出來就開心地玩兒吧,好好留意身邊的景色,那些好的不好的只是小插曲而已,重要的是記得回家!家在哪?問問自己的心……

  @賈樟柯:看完《桃姐》,半天緩不過勁來,就像秦海璐剛才在臺上所説,每個人生活中都有一個桃姐。欽佩許導演的經典敘事能力,每條線索都見功夫。感動是一定的,但這片子還有出人意料的幽默。生命的尊嚴和溫情,都融化在導演準確的細節想象中。餘力為的攝影不動聲色,節制而專注,情深而有禮,一如片中的主仆。

  請原作者與本版編輯聯絡稿酬

熱詞:

  • 文學記憶
  • 文學作品
  • 作家
  • 梁曉聲
  • 生命
  • 青春小説
  • 桃姐
  • 鬱悶的中國人
  • 導演
  • 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