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校內創新“開花”校外難“結果”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0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特派記者 談燕

  “高校的原創型技術儲備比比皆是,但大部分都束之高閣。”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馬德秀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激活這些“休眠成果”的最後一把火,需要政府“點燃”,並通過市場機制推動高校和産業聯盟協同創新,形成“政産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馬德秀提到,大學作為科技第一生産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蘊藏著無窮的創新潛力。高校集聚著大批多學科的優秀人才,沉澱著大批有價值的創新成果,一旦與需求緊密結合,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她舉例説明,離子膜是氯鹼工業和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材料,曾長期被杜邦公司壟斷。上海交大教授經多年攻關,實現了這一技術的重大突破,現已初步實現産業化,僅相關産品銷售收入就達10多億元。正因為有了國産離子膜,發改委去年明令淘汰隔膜法燒鹼生産裝置,産業由此實現升級換代,體現了核心技術突破的重大價值。

  “但在很多時候,高校僅憑一己之力很難促進這些成果的轉化。”馬德秀説,我國現行科研和産業體制中,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創新資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機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創新資源的巨大浪費。

  馬德秀説,最近美國政府在反思,為什麼很多發明在美國“開花”,卻在日韓“結果”。今年的總統國情咨文中非常明確地提出,大學的科學研究與企業的産品研發之間存在創新斷層,美國政府準備拿出十多億美元,在大學周邊建立一批製造轉化工程,填補大學和企業間的溝壑。

  在她看來,帶有長遠意義並需要長期努力的科技突破,僅靠市場機制和企業自身的作用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規劃、佈局、組織和協調作用,有選擇性地搭建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平臺,儘快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這既是後發國家實現技術追趕的成功經驗,也是當前發達國家推動創新的重大舉措。”

  (本報北京3月7日專電)

熱詞:

  • 結果
  • 開花
  • 高校
  • 馬德秀
  • 創新成果
  • 離子膜
  • 協同創新
  • 燒鹼生産
  • 核心材料
  • 美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