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羊城晚報:“異地高考”或有兩種解法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報載,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4日表示,有關異地高考的問題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解決異地高考“既想到要解決隨遷子女的考試問題,又不能影響北京、上海當地考生的權益”。

  似乎京滬考生成了異地高考的“攔路虎”。但高考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戶籍制度、資源配置改革沒到位的前提下,高考改革很難單兵突擊。

  教育部之所以抬出“京滬考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中國有2.2億流動人口。2010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小學和初中就學的達到997萬。京、滬、粵作為人口流動集中區域,肯定問題最突出。

  異地高考“全國一盤棋”,是需要實現條件的。它起碼受著戶籍制度、高考制度、教育資源配置等多種限制。如果人口不是充分流動,高校還依賴於地方財政投入,教育資源還是存在著嚴重的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高考錄取還是像過去一樣按地區分配,那麼異地高考也會帶來新問題,北京、上海、廣東的高考競爭將會加大,京滬粵考生的上學機會將會降低,這也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京滬考生”的權益應該考慮,但這並不是不實行異地高考的理由。改革要有“更大決心和勇氣”,隨著各項改革的推進,這一問題應該不難解決,但這並不意味此時只能被動等待。面對現實,異地高考完全可以“求同存異”。

  所謂“求同”,是指改革大勢所趨,不改不行,異地高考必須落實到位。所謂“存異”,就是考慮到實際情況,允許北京、上海、廣東的異地高考方案有適當不同。現在起碼有兩個方案:一是根據三地考生人數,增加錄取人數,這樣不至於急劇加大京滬粵的高考競爭。二是,明確三地採用全國統一教材,隨遷學生所在省使用全國統一教材的,則帶著成績回到當地錄取;隨遷學生所在省不使用全國統一教材的,就在兩種教材之間擬定一個轉換系數,帶著轉換後的分數回到當地錄取。

  方法總是有的,關鍵是教育部門想不想找。

熱詞:

  • 高考改革
  • 高考錄取
  • 解法
  • 高考制度
  • 考生人數
  • 錄取人數
  • 教材
  • 隨遷
  • 京滬考生
  •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