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陶冉兩會圍觀】解讀房價擠牙膏式降價的背後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國政協常委、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3日表示,他預測今年房地産市場不會出現大幅縮水。只有保障房的套數佔到商品房一半左右的時候,商品房的價格才不會增長,而這個時間還需要8─10年。他還認為,房價不能像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降,要吸引購房者必須“一降到位”,至少要降15%。(3月4日《京華時報》)

  建設保障房的根本目的在於保障中低收入群體“居者有其屋”,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不公平現象──開著寶馬住保障房的有之、將保障房出租賺錢更是屢見不鮮。事實上,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中低收入群體面對近年來“保障房持續增長的數據”只能“望房興嘆”。

  保障房分配不公及退出機制相對不完善,衝擊了保障房應有的保障作用。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陸續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若能切實保證房子滿足中低收入群體需求,將對高企不下的房價起到抑製作用,推動房價回歸平穩。

  王健林的觀點至少説明,當下在中國決定房價走向的有兩個重要因素──保障房建設的力度與商品房之間比例;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性。

  保障房的開工率不高、“套數佔到商品房一半左右”的比例無法實現,究其原因是開發商參與建設保障房的利潤偏低,積極性不高;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設中也無法獲得實際利益。各地保障房建設實際上是外熱裏冷,成了敷衍政策的“不得已而為之”。

  作為房地産商人,王健林口中的“房價不能像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降”,更有現實層面的説服力。“房價至少要降15%”,目前難以實現,若真如此,會讓地方政府斷了“財路”。房地産市場交易中,土地出讓金收入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是地方GDP增長的重要支撐。在中央政府採取嚴厲的調控政策之後,各地房地産市場相對低迷,造成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銳減,再加上未來3年是地方債償還的高峰期,地方政府考慮到自身的局部利益、既得利益,迫於各種壓力地方政府試圖鬆綁樓市,對中央政府的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性頻頻試探,試圖有所改變。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繼中山、蕪湖之後,上海也變相解禁“雙限”,雖然這些政策頒布後大多曇花一現地“短命”消亡,但也真實地表明了地方政府對樓市調控的態度,房價“一點一點地降”也就不難理解了。

  2012年房價能否穩中有降、回歸合理必然是今年兩會熱議的話題,切實跟進保障房建設、完善其分配、退出機制,保證房地産調控政策的持續性,也是今年房地産調控政策中應引起各方重視的。(陶冉)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正式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mai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徵稿啟事

CE兩會原創評論

  【陶冉兩會圍觀】稅制改革的“饅頭”有望成功出鍋

  【振峰兩會觀察】房地産調控政策的關鍵詞──鞏固

  【振峰兩會觀察】發展實體經濟的三個關鍵詞

  【振峰兩會觀察】電力改革10年 需系統化方案出臺

  【邱林説兩會】打好“保胃戰” 監管機制亟需改革

  【浩俊評兩會】應儘快公佈房産稅試點方案的時間表

  【浩俊評兩會】稅制改革可利用法律手段讓利於民

熱詞:

  • 房價
  • 兩會
  • 擠牙膏式
  • 調控政策
  • 樓市
  • 房建設
  • 商品房
  • 居者有其屋
  • 財路
  •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