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賈康委員:以陽光融資替代和置換“融資平臺”等隱性負債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5日 1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對備受關注的地方債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必須在制度創新中以規範的陽光融資,替代、置換“融資平臺”等隱性負債機制。

  “在地方債問題上興利除弊,化解癥結,或許可成為推動中國下一場波瀾壯闊的深化改革的動力之一。”賈康説。

  審計署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1萬億元。

  賈康説,從審計結果可以看出,過去地方政府債務的透明度明顯太低,大量的隱性負債是潛規則強制替代明規則形成的,一直以來沒有通過統計信息及時揭示。同時,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量結合其他公共部門債務一併考量,雖然總體尚在安全區內,但內含的局部風險一旦被觸發而發生危機時,可用的機制只能是“救火”,社會代價相當高。

  “我國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分稅制遲遲未能成形,矛盾積累使地方隱性負債愈演愈烈。”賈康説,深化省以下分稅制改革迫在眉睫,化解地方債癥結,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賈康勾畫的改革新思路是:省直管縣的“扁平化”在先,接着是按照中央、省、市縣三個層級分稅。

  “地方省和市縣兩個平臺上放什麼稅是關鍵,現在已可看出端倪。”賈康説,已啟動資源稅改革,工商業不發達而資源富集的地區,通過資源稅改革可形成自己的地方稅財源支柱,上海、重慶等為代表的較發達地區,通過實行名為房産稅、實際上為不動産稅的改革,有可能打造成另一個長久而有支撐力的地方財源支柱。由此,地方稅體系的主打稅種逐漸清晰化。

  賈康説,分稅制制度框架搭好,轉移支付就可進一步優化,即一般性轉移支付更客觀、更科學,專項轉移支付應有所控制、合理歸併,並及時下達,使地方得以與其他預算內容相協調。不允許各部門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作專項資金的配套,不然會逼着欠發達地區弄虛作假。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需要積極穩妥推動地方陽光融資制度的形成。包括地方公債在2009年以“財政部代理髮行”的形式登堂入室之後,總結經驗,優化相關機制,並促進“預算法”與相關法規的修改。以後還可考慮地方根據項目情況發行與之對應的市政債。

  賈康説,去年末,上海等四省市開始“自主發債”的改革試點,今年在地方債發行規模繼續擴大的情況下,應增加試點地區的數量。遠景是逐步走向比較全面的、信息透明、監管到位、風險可控的地方可持續自主發債狀態。

  銀監會統計,2010年6月底,全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餘額7.66萬億元。從結構上判斷,23%的債務可觀察到比較明顯的風險,也即77%的債務尚未觀察到比較明顯的風險。

  對於風險防範,賈康説,在以“眼睛的余光”注意77%的債務之外,聚焦23%的部分。在審計結果的基礎上,有關部門可進一步形成一個分工合作方案,把所涉及項目的風險度具體化和細化,盯住風險度最高的和較高的那些項目,以較低的管理成本防範風險。

  “只要多方充分溝通,通力合作,在經濟成長過程中治理地方債存量,消化壓力,有客觀的支撐因素和可行性。今後的陽光融資之路,應越走越寬。”賈康説。(記者劉詩平、黃歆)  

熱詞:

  • 賈康
  • 融資平臺
  • 隱性負債
  • 融資制度
  • 地方債
  • 救火
  • 預算法
  • 資源稅
  •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 專項轉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