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房産稅資源稅將成地方主稅種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7日 0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許善達 全國政協委員,曾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1970年3月自清華大學自動控制係畢業後參加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農業經濟管理碩士,英國巴斯大學財政專業碩士。

    賈康 全國政協委員和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現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財稅體制改革”專題的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獎和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導讀

    3月5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公佈。該草案提出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增強預算透明度等內容。全國政協委員賈康指出,伴隨納稅人的意識不斷提高,大家都關注這個錢(財政收入)是怎麼花的。全國政協委員許善達表示,現在我們的政府收費中,應該改成稅的還有很多,所以還應該繼續改革。

    看點1 基層叫窮源於分稅制?

    新京報:分稅制改革始於1994年。有觀點稱,土地財政、基層財政困難以及地方債務等問題,是源於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你反駁稱“板子打錯了地方”,那麼“板子”應該打哪兒?

    賈康:當前,省以下不能夠貫徹落實分稅制,實際上形成了五花八門、複雜易變、討價還價色彩非常嚴重的“分成制”和“包乾制”。中國的實際情況是,地方總體而言沒有進入分稅制狀態,從省往下走,就走不通了。

    地方高端層級上提財權、下壓事權的空間大,轉移支付做不實。所以那板子應該打在“分成制”和“包乾制”的制度安排上,它們明顯有毛病,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

    看點2 如何調整中央到基層財政框架?

    新京報:“十二五”期間,我們應該如何細化、優化分稅制?

    許善達:關於分稅制問題,現在有兩種意見:一種辦法是把上級政府的錢更多地下放給基層政府,能夠轉移得多一些;另一種辦法是,錢不轉移但是可以把職責上收,就是由上級政府履行更多的職責。

    到底應該青睞哪種方式,我覺得要看不同的領域。比如,我認為,國民教育應該是中央政府全部承擔,而其他有的職能應該下放到基層,那麼錢也應該跟著下去。不可能所有問題都是按照一個方式來解決,這需要仔細地研究,哪些是需要下放收入的,哪些是上收職能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職能的劃分和錢的下放,都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賈康:“十二五”期間需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鞏固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分稅分級財政體制。

    細化分稅制改革,就要進一步深化省以下分稅分級財政體制的改革,推進省直管縣、鄉財縣管等改革措施,在財政層級結構扁平化的過程中,進一步理順政府間的財政分配關係,在中央、省、市、縣各級實現事權合理配置、財權與事權相順應、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導向下,加快構建地方稅體系,打造地方支柱稅種形成主體財源,並適當提高地方稅政管理權,同時強化和優化中央、省兩級自上而下的轉移支付制度,建立縣級財力保障制度。

    新京報:財政層級結構扁平化具體意味著形成怎樣的財政框架?

    賈康:通過扁平化,應使從中央到基層的五級財政框架變成三級。到了三級,我們就可能從山重水復變成柳暗花明。

    在“十二五”期間,應使三級財政框架和其中“一級政權、一級事權、一級財權、一級稅基、一級預算、一級産權、一級舉債權”的內洽機制,大體成型。這樣一個分稅分級財政體制在“十二五”期間一旦有眉目的話,其意義是非常長遠的。

    看點3 如何抵制土地綁架財政?

    新京報:地方稅體系如何構建?依賴什麼稅種?

    賈康:房産稅和資源稅應該是地方稅體系中的兩個支柱財源或者稱作主力稅種。應該一步一步地、逐漸把地方稅體系打造好,讓這兩個支柱財源逐漸顯示出支撐力。希望在今後5年中,在“十二五”期間看到基本模樣。

    新京報:如何促使地方有積極性依賴房産稅而不是土地財政?

    賈康:重慶和上海已現行試點開徵房産稅。他們做出了積極探索,會逐漸總結經驗,把方案進一步合理化,最終形成示範效應。另外,資源稅改革已在新疆先行試點。這都是很好的開端。

    看點4 怎樣調稅為服務業鬆綁?

    新京報: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此期間,應該進行怎樣的財稅體制改革?

    許善達: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營業稅改革。我國在2008年實行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併,2009年實行增值稅轉型等減稅措施後,下一步的減稅措施應該主推營業稅改革,應對服務業徵收營業稅改為徵收增值稅,先從試點做起,隨後逐漸推進。

    營業稅目前主要存在三個缺陷,對服務業發展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包括稅負平均比增值稅要高、重復徵稅,和服務業的出口不退稅問題。

    新京報:什麼樣的財稅體制是可以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許善達:營業稅改革就是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之一。另外,對於科技含量提高的企業,加快技術開發費支出在計算應稅所得額前加計扣除,也會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此,什麼樣的財稅體制,這個面是很寬的,不是單單靠一個稅種。

    看點5 宏觀稅負究竟高不高?

    新京報:伴隨分稅制的改革,中國的稅收穩步增加。一個一直被討論的問題是,中國的宏觀稅負到底高不高?

    賈康:從最廣義的政府性收入的宏觀稅負來看,如果做橫向比較,不能説中國當前的宏觀稅負已經明顯偏高,實際上在同口徑比較來看,中國的宏觀稅負是發展中國家中等偏低一點的水平。中國宏觀稅負明顯偏高的説法,缺乏數據論證。

    許善達: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要看不同的口徑。

    比如,從每年一般預算報告的財政收入的口徑而言,發達國家是逾30%,中國是逾20%。但是從結構來看,發達國家主要是社保稅的比重大。我們的社保制度跟發達國家不一樣,我們很大一部分農民沒有社保,發達國家社保稅在財政收入的比重佔1/3左右,我們現在比重比較小。

    不過,從社保之外的比重來看,我們與其他市場經濟國家相差也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