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粵民調顯示:廣東四成外來人員子女就讀民辦學校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0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廣州2月27日電(索有為 王寶蓮 鳴義)據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7日公佈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外來人員對廣東總體評價積極,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不滿突出,尤其是教育、住房方面為甚。數據顯示,達四成外來人員子女就讀於民辦學校,這一比例遠高於本地居民近20個百分點。

  從整體結果上看,外來人員對“本地經濟發展”滿意度明顯優於本地居民。同時,多元的發展機會致使外來人員對“居民就業”、“居民收入”的評價也較本地居民更積極。但對“社會保障”,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評價顯反差。前者不滿意度明顯高於滿意度,評價負面;後者評價中性,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基本持平。

  數據顯示,外來人員對其子女在本地上學總體評價負面,不滿意度達35%,高於滿意度。具體來看,外來人員對學校的收費水平不滿是所有指標中最高的,達42%,且近五成人認為學校變相收費、亂收費現象“嚴重”或“比較嚴重”。而對於教育質量各方面評價,外來人員的滿意度均明顯低於本地居民。

  受訪外來人員認為小學、初中學位不足的比例突出,明顯高於本地居民。探究來説,根源是教育保障對外來人員的缺位。由於戶籍門檻,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機會受到“差別待遇”,使其就讀于自費、高價的民辦學校。民辦學校數量有限、經費有限,直接導致外來人員子女接受的教育服務與本地居民存在“天然”差距。

  從外來人員最為關注的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的四大保障進一步分析發現,社會保障因戶籍制度的差別化,加深了相應的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導致外來人員的不滿。據介紹,近年來通過推進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外來人員的主體部分已基本納入保障,反映在醫療服務上,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的具體評價無異,顯示保障均等化帶來服務公平感的改善。然而,養老、醫療保障的覆蓋面仍不足,外來人員未參保率明顯高於本地居民。調查還反映,外來人員參加養老保障意願強,但對養老保障了解少。

  此外,目前有45%的外來人員居住于“出租房”。外來人員對於目前住房狀況的不滿意度過三成,遠高於本地居民。對“安居”的呼聲也遠比本地人強烈,“支持”將外來人員納入本地住房保障的比例達八成以上,遠高於本地居民近30個百分點,且“需要”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比例,也較本地人高10多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雖然政策已開始考慮將外來人員納入住房保障制度,但因為保障房屬高度稀缺資源,在本地人住房問題還未很好解決前,外來人員是難以享受到實質性的住房保障。這也使外來人員對保障房的分配結果公平、申請事項等不滿較本地居民更為突出。(完)

熱詞:

  • 外來人員
  • 民辦學校
  • 粵民
  • 社會保障
  • 成人
  • 居民收入
  • 出租房
  • 差別待遇
  • 住房保障
  •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