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學在“學”不在“大”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茂名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學在“學”不在“大”

  清華大學新任校長陳吉寧在就職演説時表示,大學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學”,辦大學要以“學生為本”、“學者為先”、“學術為基”、“學風為要”。

  近些年來,一味追求“做大做全”,忽視“做實做強”,似乎成了高校建設中的一個“潮流”。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顯然背離了大學教育的初衷。事實上,世界上許多一流大學,都十分注重發展特色優勢學科,不搞“高、大、全”的模式。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一共就只有2000名學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佔一半,但辦學水平卻舉世矚目,培養出了很多諾貝爾獎得主。

  記得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曾形象地比喻説:“正如一支交響樂團不能沒有小提琴,也少不了大提琴。大學一定要定位準確,注重辦學特色。如果所有高校都追求‘大而全’,中國就不會誕生世界一流大學。”這些淺顯的道理,不要説高校“掌門人”,就連普通大眾都清楚,但時至今日,清華大學新任校長仍然要把不追求“大”作為自己就職演説的主旨,警示自己,告誡他人,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大學追求“大而全”,與當前的大學評價體系有直接的關係。筆者查閱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高校評價模式,發現他們對一所高校的評價,多是通過獨立於教育部門之外的專門機構來實現的。評價設計的重點不是培養了多少學生,而是培養了多少社會有用之才。換言之,考評的不是“學生數”,而是學生對社會的“貢獻率”。比如,去年在例行考評麻省理工學院時,專門機構僅僅來了8個人,科學家、企業家、社區工作者、民調機構代表各2人。主要跟校長、老師、學生們談話,看學校開了什麼課,每堂課教什麼,社會對畢業生的評價怎樣。評估者靜悄悄工作兩天,大多數師生都不知道,評估就已結束,既保持了客觀公正,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更對高校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反觀我國,現在評價一所大學實力強不強,往往看建築規模、看開設專業數、看在校生人數、看所謂的“學術成果”,卻極少考量或無法科學考量社會對畢業生的認可程度。這種評價“指揮棒”,往往誤導高校片面追求做“大”。在健康的教育中,對高校的評價需要發揮專門機構的作用。當下的中國,靠做“大”而提升排名的情結一直揮之不去,正暴露出這類機構的缺位。進一步講,如果科學評價沒有及時跟上,要求大學不追求“大”,恐怕只能停留在一個號召性的口號裏。

熱詞:

  • 大學評價
  • 大學教育
  • 辦學特色
  • 校長
  • 學術成果
  • 指揮棒
  • 學生為本
  • 掌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