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高談闊論】回應是必須的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12: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從他女兒的口中得知,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同步閱讀》中一篇署名“江江”的《樹的故事》,和圖畫書《愛心樹》(原著美國作家謝爾 希爾弗斯坦)內容幾乎一樣。有記者致電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問及此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該書的編寫出版方不想就此事公開回應。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根據慣例,人教社會對每個來信提出建議的讀者作出回應。

  我認真看了《樹的故事》和《愛心樹》兩篇文字,公平地説,二者在文字上相似的地方不多,甚至很少,但在精髓上的確有相通之處,有點“形不同而意相似”的意思。但是很顯然,人教社的《樹的故事》讓大樹更有明確的指向,那就是我們的“父母”,而相比之下《愛心樹》在表露上則更為含蓄。至於“大樹很快樂”和“樹開心得熱淚盈眶”的區別和聯絡我們則沒有必要深究了。在我看來,這二者的關係有些“朦朧”,如果以抄襲論之太嚴重的話,那有可能存在著“改寫”或者“借鑒”的問題。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不同作者不同的翻譯或改寫。

  不過對於此事,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愛心樹》的翻譯者傅惟慈的態度很是明確。傅惟慈説:“《愛心樹》,選入語文閱讀教材,讓更多的孩子可以看到它,自然是一件好事情。如果為了教學之便,需要對一些地方加以改動,我覺得未嘗不可。但是,教材編寫者不應該未徵求作者同意,就加以改編,而署名問題,則是直接侵犯了作者的權益。寫作者有寫作者的尊嚴,譯者有譯者的尊嚴,我覺得教材編寫者應該對他們有起碼的尊重。至少得事先通知一下。況且,讀者也有讀者的尊嚴。”雖然傅惟慈説自己“願意懷著最大的善意去揣測,這個譯本是重新翻譯的,雖然和以前的譯本非常相似。但是他覺得,編者的做法非常不恰當,至少不應該署名‘江江’”。但傅惟慈的用意不言而喻,有問題是一定的了。

  按理説,連小學生都能看得出有毛病的文章,大人應該是很輕易能夠察覺出問題的。不過,現在很少有大人能夠靜下心來去研究孩子的教材,除了那些專門的研究者。所以,這個“內容幾乎完全一樣”的問題由一個孩子提出來應該讓我們這些大人感到臉紅。當然,我們也有理由懷疑是那位家長自己瞧出了端倪然後假借孩子之口向人教社發難,但這已經不太重要。關鍵問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那位工作人員的話很矛盾,既然“按照慣例人教社會對每個來信提出建議的讀者作出回應”,那為何不對這個涉嫌抄襲的問題做出回應呢?這“不想”是什麼意思?是不屑,還是“問心有愧”不敢?

  假如人教社的回應程序還未審批完,新聞發言人的回應“草稿”還沒有寫好,那先不想回答是情有可原的。假如人教社認為這事情是無理取鬧甚至炒作,那大可以光明正大的回答,當然前提是公佈《樹的故事》的“血統”,把它的“出身”明確一下。但是,人教社針對前兩種可能的回應都沒有,這就讓我狐疑:是不是真的有人站在了原譯者的“肩膀”上創作了這則《樹的故事》呢?或者是人教社自己憑空為《樹的故事》安了一個“江江”的名頭呢?看來,關鍵就在於這個“江江”了。“江江”是誰,是確有其人還是虛擬的?如果“江江”這個問題很難解決,那難怪人教社不想回應了。

  當然,我的推測只是個人的意見,真相如何還不得而知。

熱詞:

  • 愛心樹
  • 希爾弗斯坦
  • 江江
  • 樹的故事
  • 人教版
  • 改寫
  • 父母
  • 語文閱讀
  • 草稿
  • 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