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凸顯區域協調發展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6: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潮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不同的增長速度,對外傳遞了區域發展向協調邁進的積極信號。

  全國各省份的2012年GDP增長目標陸續發佈,區域經濟發展凸顯了“中西部持續提速、沿海東部集體降速”的特點。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在國際環境和“調結構、轉方式”的總體要求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不同的增長速度,對外傳遞了區域發展向協調邁進的積極信號,東部省份主動調低GDP增速對尋求經濟轉型可謂機遇大於挑戰。

  “西高東低”利於區域協調發展

  據本報記者綜合比較各省份GDP增速目標發現,相較于2011年,只有山東、浙江、廣東、福建4省份調低了目標值,而陜西、吉林、廣西、湖南、內蒙古、新疆、雲南和貴州等8省份調高了GDP增速目標,其他地區則保持目標增長不變。

  在2012年GDP預期增幅排名中,共有10個省份確定目標低於10%(含10%),其中上海、北京以8%增速預期排名居後;海南、內蒙古、貴州、重慶、陜西等中西部省份均提速,增速預期高於13%。

  黃徵學認為,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正為東部地區改變外向型發展模式帶來機遇,在全球經濟進入調整的關鍵時期,東部地區主動調低發展目標有助於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繼而尋求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實際上,“調結構、轉方式”也是中西部省份共同面臨的發展要求。在黃徵學看來,之所以中西部普遍對GDP增速報以較高預期,除其經濟發展模式對外依存度較低外,利用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的重大機遇,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則是主要原因。

  “尋求區域協調發展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明確要求,承載全國GDP總值半數以上的東部地區主動降速,有助於全國經濟高質均衡發展。”黃徵學表示。

  增速下降利弊皆存

  東部地區主動調低GDP預期增速,勢必對“調結構、轉方式”帶來利好,不過社會上也有因投資下降、經濟減速造成就業壓力而擔憂。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對本報記者表示,在2012年全國新開工700萬套保障房的政策利好下,投資不會出現大幅下降,經濟整體形勢樂觀,其中GDP預期增速下降並不會對就業環境帶來較大衝擊。

  “東部省區不僅承載著過半數的GDP,同樣也是就業人口集中地區,儘管調低增長預期可能會帶來一定影響,但要區別對待。”張文忠認為,隨著東部地區産業結構調整加速,傳統製造業正逐漸退出,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以及服務業比重持續升高,這對就業人員的需求相較以往有所改變,對較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較大。

  對此,黃徵學也認為,東部省份有著雄厚的發展基礎,8%的GDP預期增速有助於東部的集體轉型。他表示,東部地區調低GDP預期增速,不僅不會對經濟的整體發展形成實質性不利影響,反而有助於加速轉型升級,可謂機遇大於挑戰。

  據《中國經濟時報》

熱詞:

  • 增速
  • 區域協調發展
  • 發展要求
  • 發展差距
  • 區域經濟發展
  • 中國經濟時報
  • 發展動力
  • 降速
  • 東部地區
  • 目標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