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80後”大學生:在礦井下錘煉青春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2月25日電(記者趙仁偉)“許多人下井可能都有畏懼心理,但我們習慣了,下面冬暖夏涼,挺 享受 的。”跟記者聊起礦井下的生活,27歲的劉天領有些輕描淡寫。但少人知曉的是,作為首鋼礦業公司杏山鐵礦的中深孔爆破班班長,劉天領不僅在井下一呆就是七八個小時,還要面對許多意想不到的險情。

  劉天領的樂觀,一方面源自天性,但更多地來自事業上的成就感。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成長為礦山的技術骨幹,他只用了3年多時間。2008年畢業于黑龍江科技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劉天領説:“我不是學爆破專業的,但幹一行就要幹好一行,我很高興我能和我們礦山一起進步。”

  地處河北遷安郊區的杏山鐵礦,前身是首鋼大石河鐵礦一個採礦車間,1966年開始露天採礦,2007年2月露天開採結束。由於採區深部還有豐富的礦石資源,杏山採區由露天轉入地下開採。由於地下開採在技術、工藝、裝備、管理等方面都與露天開採不同,杏山鐵礦面臨人才缺口,首鋼便陸續招募了一批大學生,與杏山鐵礦一道走上了創業之路。

  “在礦區800多名職工中,有大學生200多人,大多是 80後 ,他們中許多人都見證了杏山鐵礦從鑽井、基建到出礦的過程。”首鋼礦業公司副總經理齊寶軍介紹。

  記者下井採訪時,同行的引導員趙岩也是一名大學生。乘車沿主巷道從地上到-75米作業區,再到-180米作業區,一路上趙岩都自豪地向記者介紹礦井的情況。他説:“杏山是一座現代化的地採礦山,地下的道路交通信號、通風系統、通訊系統等都是自動化的,都由地面主控室控制,地下作業區每個關鍵部位都有視頻探頭,每名下井人員都有定位系統,在地面主控室的電腦上一目了然。”

  在地下-180米處從副井升井後,地面的風嗖嗖地吹。趙岩説:“説實話,每次出井後,就覺得陽光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也讓我們更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除了工作環境單調、枯燥不説,由於礦區女職工極少,找對象難便是擺在年輕人面前的一大問題。已經結婚的劉天領一臉壞笑地對記者説:“幸好我先下手為強,在大學裏就找了女朋友,不然在這荒郊野外找媳婦就麻煩了。”現在,他們小兩口現在住在三十多公里外的遷安市區,所以他每天都是5點多起床往礦山趕路。

  28歲的李文明畢業于東北石油大學電子信息專業,已經在杏山鐵礦工作了5年多時間。他説:“大學生身份只是一個虛的光環,必須接受現實的錘煉。離開校園來到礦山,幫助我去掉了大學生身上的浮躁狀態,這樣人生能少走許多彎路。”

  “我的許多同學還在城市裏漂著,工作很不穩定,並且還得靠父母幫忙買房子,相比之下,我覺得我過得更踏實。”李文明説。

  現在是礦山開拓區區長的李文明告訴記者,之所以能在礦山紮根,跟公司對大學生的重視和培養有關。他説:“我一到礦上,就被送到河北聯合大學學習,之後一步一個腳印,感覺在這裡只要勤奮工作,就會有收穫。”

  齊寶軍説,要建設現代化礦山,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術、有激情的高層次人才。要吸引大學生在礦山紮根,就要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應該讓他們感覺到每一天都在成長,感覺到基層是他們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

熱詞:

  • 80後
  • 礦山
  • 杏山
  • 礦井
  • 鐵礦
  • 大學生成長
  • 青春
  • 地下開採
  • 礦區
  • 首鋼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