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紅色征程的歷史溯源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讀吳殿堯主編、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親歷者説:建黨紀事》一書,感受頗深。

  該書既是紀念性的文集,也是關於中國共産黨創建歷程的一部專著,具有鮮明的特色。其一,該書將紀念性與資料性融為一體。編者下大力氣蒐集資料,精心編輯與建黨活動有關的70人回憶和親歷、親知的資料,有的是當時的文章或後來的回憶,這是佐證中國共産黨創建的權威資料彙編;其二,書中附有親歷者的照片、生平簡介,既客觀又全面介紹他們一生的經歷,有助於讀者了解他們的功過是非;其三,書後附有3萬餘字的建黨大事記,有助於讀者系統了解中國共産黨創建的時代背景和創建歷程。

  中國共産黨這面旗幟是在怎樣的環境中被舉起的?親歷者的建黨紀事明白清晰地説明這樣一個道理:中國共産黨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産物。

  蔡和森指出,“我們絕對不會把一個政黨的産生當作是腦筋中幻想出來的或是幾個學者塑造出來的。一個政黨的發生,必有其階級的、政治的、經濟的背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100多年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侵略,經濟落後,工業不發達,許多民族主義者開始摸索民族解放道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入中國,給正在尋找解放道路的中國人提供了思想武器,五四青年愛國運動的爆發,工人階級運動的投入,顯示了強大力量,為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奠定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

  正是這面旗幟,改變並創造了中國的歷史,使我們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在這面旗幟下,在這些建黨的親歷者中,有的義無反顧英勇前趨慷慨捐軀,如李大釗、趙世炎、張太雷、蔡和森、瞿秋白等;有的高瞻遠矚艱難開拓功勳卓著把革命引向勝利,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也有的在歷史轉折征途的坎坷中退後離隊或走了曲折的道路,如陳獨秀、李達、劉仁靜等。如今我們品讀這些創建中國共産黨的親歷者們的回憶或述説,對他們當年在白色恐怖中為救國救民追求民主正義而獻身的精神不禁肅然起敬,為時代的脈動、歷史的滄桑而感慨,更激勵自己高揚理想的風帆,踏著偉人的足跡永遠向前。

  (作者係中國黨史人物研究會理事)

  (來源:解放軍報)

熱詞:

  • 中國共産黨
  • 歷史溯源
  • 歷史轉折
  • 階級基礎
  • 親知
  • 蔡和森
  • 政黨
  • 征程
  • 親歷者説:建黨紀事
  • 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