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兩起“涉日”事件中的愛憎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1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兩則“涉日”新聞引發國人熱議:一是日本旅行者河源啟一郎騎自行車環遊世界,到武漢後自行車被偷了。當地警方連夜組織偵查,3天后終於將被盜的自行車追回並連夜發還。就此事,《人民日報》刊發李泓冰的時評《一輛自行車,能否捍衛城市尊嚴》,認為河源啟一郎的自行車失而復得是“國人難享的VIP待遇”;同日《中國青年報》也刊登評論《一輛被盜自行車引爆的“城市形象”爭論》,認為“自家人的感受遠遠要比客人的看法更重要”,言指武漢警方對待自行車被盜“內外有別”……這兩個近似觀點也代表了眾多網友的“心聲”。

  面對公眾質疑其“選擇性執法”,武漢警方2月21日回應稱,並不是日本遊客丟了自行車才重視,該車價值17000元,達到立案標準。而且,自行車本身的外觀特徵非常明顯,辨識度較高;同時此事被媒體廣泛報道後,民眾廣泛參與,而且有人提供線索(中新社2月22日)。令警方啼笑皆非的是,這樣的“回應”反被扣上“狡辯”、“欲蓋彌彰”等帽子。

  我就不明白,輿論為何不回歸常識來對待“內外有別”,警方為何不敢承認“選擇性執法”的事實。河源啟一郎是一名友善的外國人(其環遊首站選擇中國、在中國做義工),那就是我們的朋友、嘉賓,給予這短期停留的客人以“超國民待遇”怎麼啦?按我們的待客之道,誰家來了客人不收拾收拾,不多備些菜肴?誰家不是努力將好東西奉獻出來,將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認同了這一點,武漢警方對河源啟一郎的特別待遇,似乎就沒有什麼太不妥的了。

  武漢不少市民參與尋找,有人甚至願意掏錢送車,體現的不正是正常的“厚客”之道麼?要知道,中國人在外國被盜,只要當地治安狀況還及格,當地警方和民眾一般也會努力找尋,這不也是不想給“外國人”留下遺憾和不良印象嘛!

  另一則“涉日”新聞,是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會見到訪的中國南京市代表團時,否認南京大屠殺,稱“1937年‘南京事件’發生時,正常的戰爭行為是不可否認的,這也是比較遺憾的事情,但所謂的‘南京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對此,2月21日,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南京發佈”三次表態,駁斥河村隆之的言論,指責日本媒體炒作,並宣佈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新華日報》2月22日)

  這一次,國人同仇敵愾,認為日方某些人士對待那段歷史認識不深,甚至恣意顛覆,不但損害了中日人民的友誼,也褻瀆了“友好城市”的名頭。有識之士指出,不能被一些功利主義和短期利益所蒙蔽,把“友好城市”簡單理解為兩地經濟往來服務的工具,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應堅守應有立場——總之,斷絕並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是正義的、必要的回擊。

  兩起“涉日”事件,充分表明了中國人的有情有義、有是有非:對待友好的日本人士,我們在某些特殊時刻給予“超國民待遇”;對於某些心存不善的日本政客,我們視他為“最不受歡迎的傢伙”——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當立場堅定、愛憎分明。(文/成彪)

熱詞:

  • 河村隆
  • 警方
  • 超國民待遇
  • 友好城市
  • 涉日
  • 愛憎
  • 外國人
  • 內外有別
  • 心聲
  • 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