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清華校長履新,因何倡導以“學”為先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0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48歲的清華學人陳吉寧從老“學長”顧秉林手中接棒,執掌了清華這所百年名校。他在履新發言中説:“大學的根本不在於‘大’,而在於‘學’,在於以學生為本、學者為先、學術為基、學風為要。”

  陳吉寧這番話,引起了公眾熱烈的討論和“圍觀”。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國內高校“行政化”傾向嚴重,以“官”為先、以“利”為重的現象不少,有些大學浮躁、浮華、浮誇的問題比較突出,大學校園裏追名逐利、弄虛作假的情況越來越多,而陳吉寧的履新感言,治校推重學生、學者、學術、學風,似乎讓人感到了一股清新之氣。

  以學生為本,以文化人,育人興文,這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尤其在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的比對下,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和家長,對大學回歸人才本位的期待,越來越強烈。所以,最近北大以風景為主的校園宣傳片,才會被網友拿來跟耶魯大學的宣傳片做對比,調侃“去北大旅游去耶魯上學”。大學是社會教育之公器,學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會在這裡度過,他們的受教育權利應當受到尊重,他們就是大學校園裏的主人。一所大學應當探究如何培育和發揚大學精神,並將這種精神與培養有特殊精神氣質的學人聯絡起來。

  以學者為先,官意不欺淩學者人格,學者不扭曲人格追名逐利,一所大學才能出名師、育高徒,開一代風尚。人文流佈處,生根發芽的將是價值與操守,從而鑄造出時代新魂。高校官員如果不能有所取捨,官要當、教授津貼要拿、博士要帶、院士也要申報,且都能如願,就不可能讓學者甘於清貧,自守其格。在這一點上,恐怕許多高校管理者應該學學陳吉寧。這些年清華的正校長,多為院士出身,身為副校長的陳吉寧不是。曾經有人勸他申報,他放棄了,他認為自己已經在做副校長,“就不能再多考慮其他”。

  一所大學治校,不是權、利當頭,而是“學”字當頭,以學生為本,以學者為先,學術才能夠得到張揚、學風才能夠得到匡正。學風正,清氣揚,正本清源,自然人文日新。學術之路,十年坐得板凳冷,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如果大學之道不存,就很難擺脫學術造假、急功近利等問題。這就要求大學管理者自己要有先進的思想,並以探究大學的本質為己任,抱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與各種現實誘惑做鬥爭,才能最終為國家、民族和老百姓辦好大學。

  説到底,大學本質上是一個文化教育機構,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學生和教師理應是這裡的主角。大學管理者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確,才可能把學生和教師的位置擺正確,也才能在心裏把學術、學風與名利地位的關係擺正確。《大學》中説:“知止而後能定”,只有把各種關係擺正確了,才可能靜下心來,定下神來,勇創新,尚沉潛,樂包容,實現學校更好更快的發展。但願清華以“學”為先,能開大學風氣。

熱詞:

  • 以學生為本
  • 大學
  • 清華
  • 履新
  • 學風
  • 優質教育資源
  • 圍觀
  • 學長
  •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