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華網評:銀行業令人咋舌的“暴利”從何而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1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根據銀監會發佈的數據,去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2011年總資産113.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商業銀行凈利潤超過萬億元大關,達到10412億元,創歷史新高。按此計算,商業銀行去年平均每天賺得約28.5億元。(2月20日《新京報》)

  銀行業如此“暴利”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就在前不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公開表示,“銀行的資本利潤率已經不僅大幅高於工業,而且高於石油和煙草。”據其計算,銀行的人均凈利潤竟然達到了工業企業的12倍。有銀行行長曾經感嘆:“銀行利潤太高了,都不好意思公佈。”

  這種令人咋舌的“暴利”因何而來?利差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我國對銀行業實行嚴格的準入和管理制度,國有大型銀行之間缺乏有效競爭,以至於可以獨享高額壟斷利潤。而這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利差。據統計,僅強制性的存貸利率差,每年即可産生1萬餘億元的利潤,佔國有商業銀行營業收入的80%。

  據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分析,目前以手續費及佣金為主的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已經成為國際銀行業發展的普遍規律,這種通過市場化的手段獲得的手續費收入才是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反觀國內一些銀行,目前依然靠“吃利差”過“肥日子”。這無論對社會經濟還是自身發展,都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

  銀行憑壟斷之勢“吃利差”,嚴重侵蝕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比如在“4萬億救市計劃”中,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往往借貸無門,以至於很多中小企業被推向“高利貸”的深淵,或虧損倒閉,或發生前不久溫州等地那樣的“借貸危機”。此外,存貸款“息差”過高,也有變相盤剝儲戶之嫌,再加上銀行花樣繁多的“手續費”和“金融創新”項目,銀行可謂“兩頭食利”。

  安逸日子過久了,會助長國內銀行的惰性,誰還會想著業務創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當國外銀行在市場化的道路上突飛猛進,我國一些銀行依然對“吃利差”甘之如飴,這又如何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如何促使國內銀行走出“壟斷-利差”的業務模式,以筆者之見,既要扶持民間金融,引入市場競爭;又要縮減利差,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激發銀行業務創新的積極性。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暴利
  • 吃利差
  • 手續費
  • 息差
  • 金融創新
  • 高利貸
  • 新京報
  • 存貸利率差
  • 凈利潤
  • 存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