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日報來論:“三農”文化是面鏡子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22: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最底層、最薄弱、最棘手的地方觀察,更能看清一個國家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看清普通民眾精神狀態和國家文化發展質量

  可以從另一個維度來認定文化強國,就是把處於基礎地位和短板狀態的文化部分作為尺度。從最底層、最薄弱、最棘手的地方觀察,更能看清一個國家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看清普通民眾精神狀態和國家文化發展質量,也更能看清中國是否已經成為文化強國或者是成為什麼樣的文化強國。“三農”文化就是這樣的試金石。

  首先,“三農”文化檢驗中國作為文化強國的性質。中國走向文化強國,依靠先進文化。這種文化只有與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結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和力量。所以,“三農”文化這面鏡子真實反映了先進文化與億萬農民以及正在向城市轉移的農民的關係,反映了中國文化是不是真正深植于中國社會並積極地作用於中國社會。

  其次,“三農”文化檢驗中國作為文化強國的實力。它將消除由來已久的城鄉文化對峙和目前鄉村出現的文化渙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城鄉居民的意志凝聚起來,增強民族凝聚力;它將在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特別是在鄉村與城市互動中推動文化創新,從而激發全民族的創造力;它將加強整個公共服務體系中的薄弱環節,讓農村文化服務成為神州大地最美的風景;它將促進農村文化産業的發展,發揮育民、樂民、富民的作用。

  第三,“三農”文化檢驗中國成為文化強國的模式。建設文化強國是今天中國人走出的一條新的文化崛起之路。“三農”文化要彌合城鄉、區域矛盾,在和諧與融合中保持各自的活力,突出民生意識,面向農村,面向農民,關注農民和進城新居民的生存發展。

  “三農”文化是伴隨解決“三農”問題的實踐而産生的文化現象,認識和把握這種文化現象,不僅有利於“三農”問題的解決,而且有利於文化的發展。推動“三農”文化建設,應該成為更加自覺的行動。

  要形成“三農”文化的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要貫穿“三農”文化,而且要在“三農”文化中提到提煉,它要體現公平正義、互助友愛、扶貧濟困的基本精神,並且在農民中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全社會弘揚艱苦奮鬥、勞動光榮、勤儉節約的傳統。

  要形成“三農”文化建設的思路。“三農”文化的價值取向要融入“三農”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要融入一系列制度改革中。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和城鄉文化産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對於促進“三農”文化的健康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要形成“三農”文化建設的合力。每個城裏人的周圍都生活著無數來自農村的居民,通過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大家的幸福家園,不只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農民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在加強政府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的同時,引導全社會關心、參與“三農”文化建設,著重激發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源性力量;形成公益性與經營性的合力,一方面加強對“三農”的幫扶,一方面利用市場機制,為“三農”發展爭取更多的機遇與空間。

  到基層尋找坐標,到深處尋找偉力,我們才有文化強國的底氣。

  (作者單位:文化部政策法規司)

熱詞:

  • 三農
  • 文化創新
  • 文化現象
  • 文化理念
  • 鏡子
  • 社會主義
  • 農民
  • 先進文化
  • 農村文化
  • 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