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脫離現實語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舒聖祥

  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發表在最新一期《中國經濟週刊》上談論“三公”經費的文章引起了爭議。文章指出:“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更加合理化,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合理標準的確定,就是以使政府更有效地履行職責為目標,而不是起妨礙作用。文章還就公車改革進行了舉例:公車改革有一個前提,要以不降低行政效率為條件,我們不能為了減少公車費用而影響了行政效率。關於配車的範圍,是不能以級別為標準的,比如縣長是處級幹部,原則上不能配車,但是也不能讓縣長騎著自行車到處去開會、檢查和應急。(2月7日《中國經濟週刊》)

  平心而論,這篇談論“三公”經費的文章,大部分內容都是中規中矩的。比如,“三公”經費的含義要有嚴格的技術標準、會計標準,“三公”經費要更加透明,一些“三公”涉及到公眾不熟悉的領域應加以解釋等,其實這也是輿論對於“三公”經費公開的一些常見提議。正如文章所言,當前“三公”預算還只是停留在讓人民知道政府單位“花了多少錢”的水平,離“辦了什麼事”的公眾期望,仍存在很大差距。令人費解的是,文章為何在強調改革的同時,話鋒一轉強調“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卻讓人感到與現實語境並不合拍。

  是的,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如果將“三公”經費壓縮到縣長必須騎自行車辦公的地步,當然不見得是好事;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似乎是一種很理性的表達。但任何看似理性的表達,都必須配合一個具體的話語環境;大家都在挨餓的時候,你大談吃多了會撐死,也許不能説不理性,但卻不合語境。在“三公”經費公開都很成問題,更遑論大幅減少“三公”經費的當下,提出“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事實上本身就是一種改革阻力,不得不讓人警惕。

  眾所週知,無論是“三公”經費公開,還是“三公”經費壓縮,當前做得都還不夠。在這種情況下,縣長雖然級別不夠,但相關法規的紙上規定,從未影響其享受專車,根本不用財政部官員“擔憂”其騎自行車辦公。相反,即使現在我們強制規定“三公”經費必須逐年下降多少,縣長騎自行車辦公的情況也絕無可能出現。因此,在當前實際下,“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問題。

  同樣,不對有效履職“起妨礙作用”的所謂“合理標準”,就當前現實而言,也是一個美好而不真實的假設。站在納稅人角度,當然是“三公”經費越低越好;可是站在“消費一方”角度,並不希望“三公”經費大量壓縮。沒有獨立的標準制定主體和客觀的標準制定體系,奢談制定“三公”經費的所謂“合理標準”,只能是很傻很天真。“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的説法,最終只會妨礙“三公”經費的改革進程。

  當前,“三公”經費高企無疑是一個無可爭辯的客觀現實。“三公”經費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讓公眾看得明白的透明公開,然後是預算的硬性約束和逐年壓縮。脫離現實語境的“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當前還是先不提為好。

熱詞:

  • 三公
  • 現實語境
  • 脫離現實
  • 合理標準
  • 中國經濟週刊
  • 擔憂
  • 經費
  • 會計標準
  • 行政效率
  • 公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