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浦東時報特供:"百年老店"如何不關門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0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筆者是個攝影愛好者,買的第一盒彩色膠卷是柯達,買的第一部數碼相機也是柯達。然而,近來這個影像帝國退市警告、破産申請等壞消息頻出,“百年老店”竟然面臨關門。撇去對柯達品牌的信任甚至好感,柯達因轉型不力導致“悲慘命運”,這是不是對中國企業的一種警示呢?

  如果不屬於科技型企業,那麼一家企業一百年前生産什麼,一百年後可能還在生産什麼,比如不少製作美食或手工藝品的老牌企業。但如果屬於科技型企業,一個世紀後還在生産一個世紀前的同類産品,那麼這家企業的好命多半是不能長久了。在中國,“中華老字號”的企業屬性大多不是科技型的,似乎沒有機會驗證這種規律。但新生的一批民族企業和品牌已然走向世界,參與全球競爭,它們則大多是科技型的。只不過,它們尚且年輕,還不曾真切感觸這一場不可避免的“中老年危機”。

  柯達亞太區總部位於浦東,與這片新區上的另一家科技企業界“百年老店”一樣,它們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來滬建立了遠東第一個辦事處,但走勢卻各有不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迎來百歲,初生時他們生産一種穿孔卡片機,以及計時考勤、磅秤、自動切肉機等商用設備。很難想象,這樣的傳統製造業公司是如何轉型為今天IT界的藍色巨人。原因恐怕在於IBM敢於創新且敢於取捨,這個發明個人電腦的跨國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遭遇50億美元的年度虧損,也曾像柯達那樣搖搖欲墜,但決策層果斷放棄和轉讓個人電腦業務,使IBM從硬體為主的製造商逐步轉型為軟體和方案為主的服務商,只保留了與“雲計算”相關的服務器板塊。

  筆者無意于作經濟分析,但假如柯達借鑒IBM與聯想的案例,在8年前與中國樂凱的合作中主動剝離甚至“犧牲”膠卷業務,恐怕還不至於出現如今危局。這種企業戰略轉型的實施,建立在對全球市場轉型的高度前瞻基礎上。中國可能還沒有這樣的航母級國際化企業,但遲早有一天,這樣的企業會出現在中國、在上海、在浦東。同樣,它們也將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産業優化升級、市場熱點切換,走出主營業務梯度轉移、更迭的一招招棋子。轉對了,那便是決定性的勝招;轉慢了,那也是決定性的敗筆。

  比爾?蓋茨曾説,微軟離破産永遠只有18個月。有的企業家甚至把這個週期縮得更短。企業的生命在於持續創新和隨勢轉型,任何一家暫時成功的企業若只躺在老本上過日子,不去突破新的技術路徑、變革新的商業模式,那麼它轉勝為敗的時間並不需太長。中國企業,尤其是有希望的中國企業:前事之鑒,後事當師。

熱詞:

  • 百年老店
  • IBM
  • 悲慘命運
  • 中華老字號
  • 柯達
  • 犧牲
  • 經濟結構調整
  •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 藍色巨人
  • 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