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做個有愧疚意識的“官”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具有強烈愧疚意識的“官”,自古有之。唐朝詩人白居易做官時,看到老百姓辛勤勞作,寫了一首《觀刈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董必武也寫過一首詩:“新功未建愧高座,老本無多早啃完。一飯膏粱頗不薄,慚愧萬家百姓心。”(1月29日《江西日報》)

  愧疚意識,是責任意識的體現。一位時時懷有愧疚之心的幹部,必然是一位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作親人,替群眾辦事、替群眾説話的好幹部。正如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如果眼看著人民群眾受苦,我們卻安逸地坐在大樓裏悠閒地辦公,不覺得有愧嗎?”只有把群眾的冷暖和利益時刻牽掛於心,才會有這種愧疚。

  有責任的幹部,一心為民的幹部。會把人民群眾的困苦當做自己的一種責任,會為沒有解決群眾困苦而不安和愧疚,並竭盡所能幫助群眾。而不是貪圖個人“政績”,熱衷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把這種愧疚當成一種動力,督促自己不斷為人民群眾,切實把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要求落到實處。

  做個有愧疚意識的官,把老百姓的困苦當成一種愧疚,而不是心安理得享受安逸的辦公室生活。能夠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以不為老百姓解決掉困難和問題就不安心的態度來督促自己,有幹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勁頭,一種如坐針氈、疾起奮進的緊迫感。

  愧疚意識,是一面鏡子,它能照出一個人的思想、靈魂的美與醜,能夠透視出一個幹部的群眾觀。以群眾的利益為最高利益,處處為群眾排憂解難,是人民公僕的責任與根本。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應當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增強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的責任感,努力把群眾的事情辦好,這樣才會少一分愧疚。也是一種責任,壓力和動力。有了愧疚意識,才能真正牽掛百姓的冷暖,做到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最終才能不再愧對萬家百姓心。

熱詞:

  • 政績
  • 江西日報
  • 觀刈麥
  • 人民群眾
  • 情為民所繫
  • 群眾觀
  • 利為民所謀
  • 權為民所用
  • 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