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註冊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臺兒莊古城年味十足 傳統曲藝入駐老游戲亮相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9日 1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臺兒莊古城裏人頭攢動,圖為琴書表演現場。

古城中有不少“古人”,游客們高興地和他們合影玩“穿越”。

  文/片 本報記者 喬顯佳

  “老藝人”變身古城職工

  25日(正月初三),臺兒莊古城人頭攢動,火爆景象堪比“五一”黃金周。在古城臺莊驛門前,47歲的魯南琴書傳人李修春正與妹妹李鳳珍一起説唱《龍三姐拜壽》:“言的是,名利二字莫強求,自古來爭名奪利幾時休……”

  循着琴聲,游人紛紛向這裡匯聚。

  李修春説,以前,他作為魯南琴書傳人,卻沒有地方説唱。只有到過年時,才和別人一起進行一些文藝演出活動,但很少演唱琴書,因為懂的人少。

  因為會唱的就幾個人,在魯南流傳已久的琴書幾近失傳,李修春一度幹起建築隊的隊長。臺兒莊古城重建後,李修春兄妹倆被邀請到古城唱琴書,每月拿1800元的工資。

  這個春節,是兄妹倆這些年來最忙活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批批圍站在他們面前聽琴書,兄妹倆也唱得十分起勁。

  據介紹,春節前,臺兒莊古城將近二十位傳統技藝在身的高手吸收進景區,成為有穩定收入的職工,為游客唱大鼓、表演皮影戲……他們帶來的傳統曲藝令古城年味分外濃厚。

  老游戲復興逗樂游城人

  下午4點半,古城復興樓廣場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各种老游戲輪番亮相,游客像潮水一樣,從各個街口向廣場匯聚。

  30多年前,據傳始於西漢時期漢匈“和親”的“竹馬會”失傳。古城重建後,棗莊馬蘭屯鎮頓莊村書記孫井全,耐心走訪老藝人後,在村裏自籌資金十幾萬,於春節前重新恢復了“竹馬會”這一群體性老游戲。

  表演時,4匹“男馬”、4匹“女馬”不斷變換隊形,以跑為主,很能活躍年節氛圍。

  滾鐵環、舞龍舞獅、高蹺隊巡游等長期在魯南民間流傳的“老玩意”,今年春節期間也集體在古城亮相。火爆的氛圍甚至吸引來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前來觀看。

  “十幾年沒有玩了,找回童年的感覺很開心。”正在復興廣場滾鐵環的江蘇昆山游客駱金明對記者説,臺兒莊古城年味足,讓他不虛此行。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專業讀書的棗莊人孫中文,和同伴一邊看街景,一邊有滋有味地嚼着棗莊煎餅。他説,自己兩年沒有回家了,這次回家感覺年味濃郁了很多。

  年味足了,商家賺了

  “循着年味來古城”的大批游客讓古城內各商家賺得盆滿缽滿。指着酒巷深處酒店一個擺設5張餐桌的房間,來自北京的經營者崔旋説:“這個屋子中午一共接了13撥客人,每桌幾乎要翻3次臺。”

  古城內的新子客棧也十分熱鬧。從除夕到正月初三,客房全部訂滿。同時經營客棧生意的崔旋感慨地説,一間標價360元的客房,同樣的標準在其他地方,也就160元,“這多出的200元賣的是環境。”

  這個春節,崔旋7歲的女兒在古城度過了最快樂的一個寒假。每天上街加入觀看跑旱船、扭秧歌、三星拜壽、乾隆巡游古城的人流。活動中,“福祿壽喜財”眾星將包有一元硬幣的紅包發給她,收到這份形式新穎的“壓歲錢”,女孩樂開了懷。

責任編輯:尤江蘇

熱詞:

  • 古城
  • 老游戲
  • 傳統曲藝
  • 臺兒莊
  • 傳統技藝
  • 琴書
  • 游城
  • 游客
  • 古人
  •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