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聖誕節的流行看文化包容性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1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聖誕節前夕,一位朋友和我聊天時,認為聖誕節是西方強勢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侵蝕,是一種赤裸裸的“節日殖民主義”,一種披著溫情外紗的文化殖民擴張。我想,對一個普普通通的西方節日,大可不必這麼“敵視”,我敬重朋友對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捍衛,但我卻不理解這種對外來文化的抵制。尤其是十七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我們黨站在了歷史和時代的最高端,提出“文化強國”戰略後,我們更應該開放思想,海納百川,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外來文化。

  聖誕節是為紀念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而興起並一直延續至今的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節日,在雪花紛飛的寒冷冬日,親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相互交換禮物、寄贈聖誕卡片,表達彼此之間的關愛;聖誕老人身著節日盛裝,對所有人發放禮物,他所傳達的是一種對普天下眾生的至深的人文關懷。人活著總希望得到關愛,聖誕節能被外國人、中國人以至世界上很多人接受就不足為奇。就如中國的端午節、孔子紀念日一樣,同是對偉人偉大人格的懷念與崇敬。

  從文化層面上講,聖誕節在中國被如此多的人接受,也體現了文化的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繼承與發揚,那是因為它在幾千年中始終沒有固步自封,沒有抵制、拒絕外來優秀文化。在一段時期內,封建統治者“閉關鎖國”,但其下場卻是遭受長期的殖民侵略。現在,我們意識到要堅持對外來優秀文化的吸收與借鑒,中國能在短短幾十年間迅速崛起,成為屹立在東方的一條巨龍,與這種開明的文化態度有直接關係。

  本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我還是從自己所了解的大理説起。當年的南詔國、大理國能在強大的唐朝、宋朝和周邊各少數民族政權中堅持幾百年的統治,從根本上説,還是得益於對中原文化、對漢族優秀文化的吸納與借鑒。馬幫在崇山峻嶺中不僅將白族的白銀和特色物品遠銷到各地,而且還將中原文化帶回到大理。在中原文化和白族本地文化的融合中,堅持了300餘年的統治,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近些年各地的外國朋友紛紛定居大理,快樂幸福地生活在大理,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最好實例,一種文化只有能包容並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方可發揚光大。

  外國節日作為一種文化樣式傳到中國,中國人也樂於接受它,願在洋節中尋找樂趣。在洋節日中,中國人開始更深地思考自己的傳統節日如何更好地發揚與繼承,這又何嘗不好?如果是洋節就要拒絕、抵制,如果外來文化都被視為“垃圾”,那麼,我敢斷言,傳統節日、傳統文化反而得不到更好的繼承,更不要説發揚光大。

  (周明全)

熱詞:

  • 文化包容性
  • 文化態度
  • 文化殖民
  • 中原文化
  • 優秀文化
  • 垃圾
  • 聖誕節
  • 文化層面
  • 白族
  • 外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