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龍年的文化氣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2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兔年即逝,龍年將至。“從前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個龍年,周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濃郁的文化氣息。

  舉國上下在思考文化──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在討論文化──文化發展、文化改革、文化繁榮,在建設文化──文化立國、文化興國、文化強國。對內,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外,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與世界交流和對話,向世界展示、説明和平發展快速進步的中國。中華民族正以一種更宏大的歷史胸懷,擁抱21世紀的文化新時代。

  歡歡喜喜過個年,這年“屬龍”,過的就是“龍文化”、“年文化”。

  龍文化。“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中國龍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民俗節日多與龍相關,舞龍燈、祭龍王、賽龍舟,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豐衣足食。龍鳳呈祥、生龍活虎、龍騰虎躍,這些充滿希望和期盼的好詞,都帶著“龍”。龍,以蟒蛇和閃電為軀幹原形,融進馬、鹿、虎、鷹等多種動物要素,形成神聖優美、多姿多彩、矯健生動、飛騰變化的藝術形象,行雲施雨的神靈形象。龍的形象深入中國社會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中華文化各個層面。龍,是炎黃子孫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令人激動奮發自豪。龍,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世界各地,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种經典意向。“龍的傳人”、“龍的國度”獲得世界認同。

  年文化。“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人文化認同的象徵,是對自己文化記憶的頑強保留,也是對團圓、親情、祥和等重要文化價值的堅定守候。只須看看一年一度的“春運”,每當農曆年歲尾,無論是在天南、在地北,也無論是在機場、在車站,成千成萬成億的人,提著行李,排著長隊,不管多麼艱難,也不管多麼疲憊,都要趕在春節前回家與親人團聚。這樣數億人規模定時的大遷徙,就為一句話,回家過年。在別的國家,有誰見過?它顯示著我們中國人對家人、對故土的強烈眷念。這是樹根對泥土的依戀,是水滴對大海的皈依。世界上聖誕節很熱鬧,那是給“神”過節,是給“神變成人”(耶穌平安夜降臨人間)過節;春節,真真實實在給“人”過節,給自己也給親人,給全民族也給全世界過節。“春節團圓”的文化,融匯到中國人的血脈中,那麼自然親切、歷久彌新。儘管全球化進程使許多東西化解,但中國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永不化解。老百姓説,現在生活好了,過年的味道,就不光是吃餃子、穿新衣了,過的就是文化。

  龍文化、年文化,印證了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龍文化、年文化,都是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産物。細想一下,何止於此?無論是作為觀念形態的思想理論、價值體系、道德規範,還是作為藝術形式的音樂舞蹈、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無不源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生活最深刻,群眾最智慧。建設文化強國,根基在群眾、智慧在群眾、力量在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千方百計保護好、發揮好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從百姓樸素的話語中提煉閃光思想,從民間鮮活的藝術中萃取創造元素,從基層生動活潑的實踐中獲得發展動力,全社會的文化活力就不難競相迸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就不難充分涌流。

熱詞:

  • 文化立國
  • 文化自覺
  • 文化活力
  • 文化氣息
  • 文化建設
  • 龍文化
  • 文化認同
  • 文化價值
  • 春運
  • 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