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支柱性産業”如何立起來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2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評論員

  當鴻篇巨制《湖湘文庫》徐徐展開歷史畫卷,當“想唱就唱,唱得響亮”的樂曲響起,當“山貓吉咪”、“虹貓藍兔”的可愛形象躍然而出……你首先想到什麼?如果要為這一切貼上一個標識,那標識上分明寫著兩個字:湖南。文化,使這兩個字熠熠生輝。

  近年來,以“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演藝湘軍”等為代表的湖南文化産業異常紅火。2006年到2010年,湖南文化産業年均增長20%左右,2008年總産出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全省重要支柱産業之一。2010年湖南文化産業總産出達1868.49億元,增加值達827.56億元,佔GDP比重5.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

  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湖湘大地,憑藉文化産業這個現代利器,釋放出了更新更強的文化能量。在中國文化産業的版圖上,“敢為天下先”的湖南人創造的湖南文化現象,讓人們傾聽到湖南人的強勁心跳。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文化産業正處於大改革、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全國文化改革發展呈現的嶄新局面,湖南文化建設需要高起點之上的重新出發。

  文化産業的核心在文化、在創意。文化産品的極大豐富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標誌。以創意內容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開發與運用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文化産業,具有原創性、創造性、創新性等獨特的産業特徵,將引領和推動著具有中國氣派、湖湘風格的湖南文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大項目産生集聚效應,大項目托起大産業。湖南活躍的文化市場曾讓一批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全省營業收入過億元文化企業達110家,利潤逾千萬的企業達235家,上市文化企業4家,電廣傳媒、出版集團、中南傳媒、拓維信息先後進入全國文化企業30強。未來,湖南文化産業要進一步抓好産業佈局,通過做大龍頭企業和文化産業集團、打造一批重點文化産業園區、規劃引進文化産業大項目,以大項目帶動文化産業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文化插上旅遊的翅膀,旅遊借助文化的智慧,能飛多高?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周是最好的證明。據有關方面統計,全國年接待遊客人數達到280萬人次以上的景點,都是文化類旅遊産品。尤其在吸引境外遊客方面,文化類旅遊産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文化産業要繼續發揮優勢,借助科技手段、資本市場,推動文化産業與旅遊、體育等優勢産業的融合發展。

  人才是助推湖南文化産業發展的優勢。光明日報與湖南省委宣傳部組成專題調研組在去年全面調查湖南文化産業人才隊伍後認為:“正是一批敢為人先、勇於探索的文化領軍人物,一批熱愛文化、甘於奉獻、敢於擔當的人才群體,托起了湖南文化繁榮發展的春天。”尊重人才、鼓勵創造和創新,提升文化人才的創造積極性,要求有關管理者要做好更多更細緻的服務工作,也要把做好支持文化人力資源的開發工作作為轉變文化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

  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優遊致太平。經濟,是富裕生活的支柱;文化,是幸福生活的支撐。作為文化與經濟的結合物,文化産業直指人的精神需求,它與個人快樂或幸福之間存在著一種必然的聯絡,其發展方向直接關係到文化乃至人類的未來。文化産業大發展將影響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民眾的幸福。

熱詞:

  • 支柱性産業
  • 文化能量
  • 産業特徵
  • 産業園區
  • 産業佈局
  • 虹貓藍兔
  • 湘軍
  • 湖湘文庫
  • 文化産業發展
  • 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