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村留守婦女現狀急需解決 粵政協呼籲社會關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為弱勢群體,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受到極大關注,但留守婦女卻常常被忽視。在此間舉行的廣東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大會上,民革廣東省委員會將關注點放在留守婦女方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受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影響,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大量男性農民涌入城市,農村和邊遠山區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根據中國農業大學一項研究,目前全國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萬留守婦女。

  在15日的大會發言環節,民革廣東省委員會秘書長潘莎莎介紹,目前廣東全省約有近400萬農村留守婦女,佔全省農業勞動力的25%左右,主要分佈在經濟不發達的粵東、粵北、粵西地區。

  潘莎莎稱,廣東農村留守婦女現狀急需解決。她們多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産勞動,由於勞動技能差,不懂機械操作技術,從事科技含量的種植業較為困難。留守婦女基本上處於31─50歲年齡段,由於丈夫長期離家,精神生活貧乏。69.8%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煩躁,50.6%的留守婦女經常産生焦慮,39.0%的婦女心理壓抑。一些治安差的地方,她們還可能會遭遇人身安全問題以及性騷擾。

  據悉,留守婦女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丈夫外出打工賺的錢,佔家庭收入來源的87.2%以上。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收入,給她們帶來了婚姻的不安全感,近30%的婦女普遍擔心丈夫有外遇。

  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問題,最根本最徹底的辦法是消滅“留守”。但“留守婦女”仍然是現在和今後相當一個時期內重要的社會問題,需要引起全社會關注,特別需要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衛生、醫療、婦聯等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營造出關愛農村留守婦女的社會氛圍。

  潘莎莎代表民革廣東省委員會提出建議:一是各級地方政府對所屬留守婦女給予更多更直接的關懷與扶助。加強對農村留守婦女各種知識技能的培訓,逐步提高留守婦女自身素質和致富本領;為農村留守婦女建立檔案,著力解決她們在住房、贍養老人、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二是建議政府加大醫療改革的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除在參保面上進一步擴大外,在醫療條件、報銷比例上有所改變和調整,解決農村醫療門診報銷問題。

  三是發展縣域經濟,吸引和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吸引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政府降低創業門檻,為他們提供減免稅收、小額貸款、市場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幫助。政府&&、發動社會力量投入,建立鎮、村扶貧基金,為村民發展種植養殖業和自主創業提

   

熱詞:

  • 留守兒童
  • 政協十屆
  • 農村合作醫療
  • 農村剩餘勞動力
  • 農村勞動力
  • 農村醫療
  • 婦女問題
  • 社會氛圍
  • 民革
  • 小額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