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深圳寶安區求解留守兒童之困 整體突破尚須合力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寶安有數百萬外來勞務工,大量的留守兒童問題應引起社會和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

  驕陽七月,正值暑期,寶安多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全國各地的留守兒童,紛紛來到寶安與父母團聚。但他們只是“流動兒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將在暑期結束時返回家鄉。

  據估計,中國農村目前約有6000萬名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與父母分離,不少在祖父母輩的溺愛中成長,性格閉塞,不合群也不樂觀,學習態度和質量令人擔憂,成長歷程讓人擔憂。其實,留守兒童來到父母身邊,同樣面臨諸多困境,如引發外來務工家庭的親子矛盾,如學校教育環境的不適應,如融入城市進程中所呈現的安全問題、違法犯罪問題,等等。

  整合政府、企業資源,引入民間組織、社工機構專業服務留守兒童……作為勞務工集聚大區,寶安區各界試圖求解留守兒童之困,其解決成效尚待觀察,但解決路徑可謂耳目一新。

  留守與流動的苦楚

  7月17日,40多名來自四川、貴州、河南等地的留守兒童受到沙井街道的熱情款待。

  此次“寶安一日遊”活動由沙井街道、深圳市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暢鴻公司”)聯合組織,40多名留守兒童年齡從7歲至14歲不等,他們的父母都是暢鴻公司員工。

  “這些員工背井離鄉來深務工,很辛苦也很無奈,他們最牽掛的是家中的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有沒有生病?而孩子也時時牽掛父母。勞務工為企業創造了財富,我們做企業的不能僅僅滿足於給他們開一份工資,理應關心他們的疾苦。”“關愛留守兒童陽光行動”發起人、暢鴻公司總經理陳華瑞説。

  前段時間,經陳華瑞發起,公司在廠區裏貼出告示,告知員工,街道和工廠將針對留守兒童聯合舉辦“暑期快樂營活動”,由街道和企業聯合出資把員工們留在老家的孩子接到深圳,參加工廠裏免費的培訓班,與父母共度一個快樂假期,得到了勞務工家長的熱烈響應。

  在持續1個月的暑期快樂營裏,暢鴻公司和沙井街道為孩子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如參加軍訓、舞蹈、體操、繪畫、朗誦、乒乓球等,並有專門的老師陪護。目前,暢鴻公司正在給孩子們準備一場集體生日宴會。

  “我們公司有場地、有條件,有必要創造條件讓勞務工和家人團聚,解除他們的這份牽掛,讓他們安心工作,也讓孩子們了解父母在外打拼的艱辛。”陳華瑞説。

  與暢鴻公司的四川老鄉相比較,在寶安西鄉一家清潔公司上班的陳大姐一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10年前,陳大姐就和老公來寶安務工。“我們走的時候,孩子才兩歲,一直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我們也不是每年都回去,兩三年內回去見一見,小孩今年9月份將上初一,但性格很內向,跟誰都不願説話。”談到自己的小孩謝兵(化名),陳大姐有些無奈。

  有沒有考慮將小孩接來寶安玩一玩?陳大姐表示也有過,但過來後讓家長更擔心。“小孩過來了,沒有朋友,也聽不懂周圍人説話,有一次還悄悄跑掉了,把我們兩口子嚇個半死。”

  那有沒有考慮將小孩接過來上學,慢慢恢復這種親子關係?陳大姐告訴記者,首先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夫婦倆一個月工資加起來不足4000元,難以承擔一個小孩在深圳的吃穿用度;其次是沒有學上,公辦學位很難申請,民辦學校雖然容易讀,但費用也不低;其三是擔心小孩融入不了城市。

  “親情關係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往往感到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柯波説。

  專業社工機構的努力

  在寶安區沙井街道上南大街新哥弟商場的裙樓裏,記者見到了深圳市鵬晨社會工作服務社彩虹計劃項目負責人狄瓊及她的專業團隊。別看畢業于長沙民政學院的她年紀不大,卻擁有豐富的社會工作經驗。來深圳之前,狄瓊曾在北京一家民間組織工作了1年多。

  相關資料顯示,深圳市鵬晨社會工作服務社成立於2009年1月,該機構設有學校及青少年服務、家庭及社區服務、司法、衛生、企業及勞務工服務、殘疾人康復服務、長者及健康服務等項目。

  狄瓊表示,彩虹項目旨在深圳市福彩公益基金的資助下提供以關愛留守兒童及勞務工群體為主的公益服務。在他們眼裏,只要有過“留守”經歷的小孩都應該是他們的關注對象,無論是在老家,還是現已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我們這個項目先在沙井試點,主要通過以彩虹橋免費話吧、彩虹驛站、親子遊為主的特色服務,配合個案諮詢、小組活動、社區服務等專業的社工服務,幫助在深工作的勞務工群體更好地適應生活,提升親子溝通能力,加強合作,增強歸屬感,使其安心快樂的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狄瓊説。

  據介紹,彩虹橋免費話吧借助新哥弟商場場地,為留守兒童家庭勞務工提供免費與家中孩子通話的平臺;彩虹驛站通過收集留守兒童家庭勞務工家長的照片、信件並郵寄給他們的子女,鼓勵家長員工和自己的子女多通信,促進勞務工家長與子女的溝通和理解;深圳親子遊招募一定數量的勞務工家庭開展深圳親子遊活動,現已報名登記300多人次。

  “個案服務和小組服務是我們的特色之一。”狄瓊告訴記者,個案服務針對單個留守兒童家庭遇到的困難和壓力,提供專業諮詢輔導服務,幫助其走出困境;小組服務圍繞健康、親子教育、維權等主題,開展群體輔導。

  據深圳市鵬晨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幹事肖萍介紹,為建立企業和勞務工良好的交流平臺,服務社曾于2009年派駐三名社工做企業社會工作。在做了大量調查問卷後發現,因父母都在外務工,小孩缺乏教育管理而産生問題的情況非常嚴重。不少留守兒童因缺少家庭溫暖,有著不符合年齡的心理問題,對社會冷漠、知識缺乏,對金錢的追求迫切。

  在狄瓊所接觸的個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父母並沒有真正去理解留守兒童。“我們接觸了一個小孩,從老家轉到這邊一個民辦學校來上學,老師總是跟家長反映這學生調皮,不遵守紀律,愛打架,經過我們仔細了解,發現是班上同學欺負這個小孩在先,這小孩忍無可忍才爆發的。”狄瓊説。

  張雪梅是彩虹計劃項目團隊的成員之一,她坦承,要解決問題留守兒童並非一時之功,有的問題很嚴重,一年、三年甚至五年的干預都不夠。

  “但我們的介入是有效果的,我們會從一點一滴的變化中感受到快樂,只有做了社工才能體會到勞務工和留守兒童的真誠與善良。”張雪梅説。

  整體突破尚須形成合力

  “在這裡,在這樣一個群體裏,孩子們可以感受到比在學校還濃的親情與快樂,這對於勞務工和企業來説,雙向受益。一方面,勞務工的家人分享了企業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活動讓勞務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宿感更強。”陳華瑞誠懇地説起開展“關愛留守兒童陽光行動”的初衷。

  但在關愛勞務工家庭及留守兒童方面,並非所有的企業都有暢鴻公司老闆與員工的覺悟,肖萍對此深有體會。

  “很多人沒有社工的概念,包括企業都對我們的身份不認可,他們只相信政府部門。”在談到項目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時,肖萍顯得有點無奈。據了解,鵬晨社會工作服務社最終通過求助於當地團委、街道辦相關部門,彩虹項目才拿到企業的“入場券”。

  記者了解到,許多勞務工存在如動機懷疑、時間不夠或寧願加班多掙錢等想法,而給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對孩子好的觀念也非常普遍。如何讓勞務工無芥蒂地接受社工服務,認同留守兒童需要關愛的理念,也成為彩虹項目推行需要克服的一道難題。

  狄瓊告訴記者,在與一些企業接洽過程中,企業比較關注能獲取什麼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親子遊活動,不少企業都表示願參加,並且想多分配一些名額。”

  據介紹,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為避免與勞務工工作時間相衝突,彩虹計劃項目的社工們通常選擇六七點企業員工下班後開展宣傳工作,通過派發傳單、禮品等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的重要性。並組織如“快樂迎大運彩虹在身邊” 等大型活動,擴大彩虹項目的知名度,吸引外來務工人員關注。

  “我們的方法是在項目進展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推進企業及勞務工對社工的了解,以促進三方更有效的溝通。”肖萍指出。

  據悉,除鵬晨社會工作服務社外,深圳還有其他社會組織針對留守兒童開展公益服務,如深圳市慈衛公益事業發展中心、龍崗區龍祥社工服務中心、深圳市信實公益服務發展中心等。

  觀察人士認為,廣東省委、省政府當前作出了加強社會建設的戰略決策,提出培育壯大社會組織,提升其服務社會、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可以預見,社工機構、慈善組織等機構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方面大有作為。但長期來看,政府針對留守兒童及勞務工家庭提供基本的、同質的公共服務職能不能缺位,只能加強,只有社會、政府、民間共同發力,才能妥善解決這一難題。

  ■留守兒童寶安遊的一天

  只有快樂沒有煩惱

  7月17日,40多名來自四川、貴州、河南等地的留守兒童受到沙井街道的熱情款待。孩子們一起搭乘寶安地鐵來到寶安體育場“竹林”參觀,隨後又參觀了沙井蠔殼墻,聽當地老書記講述沙井這一蠔鄉的過去,感受蠔鄉的歷史。

  為了參加活動,沙井街道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女工韋海玲8歲的兒子匡世通早上6點多就起床了。從來沒有搭乘過地鐵的孩子們坐在地鐵車廂裏,對地鐵還沒有太多具體的概念。當列車從機場東站徐徐開出時,一直安靜著的孩子們突然雀躍起來,大家紛紛抓著媽媽的手説:“媽媽,這地鐵好快呀,地鐵真是厲害。”

  從寶體站出來,步行5分鐘就到了“竹林”——— 寶安體育場的西門。一路上,孩子們新奇的目光一刻不停地盯著這座龐大的建築物。“好大的房子啊!”暑期快樂營成員章遠飛驚嘆不已。

  為了讓孩子們能參觀到寶安區重要的大運會場館“竹林”,體育場工作人員特批這些小客人進入“竹林”參觀,還安排了大運會賽場的志願者前來為大家介紹“竹林”的概況。小孩子走進了大大的“竹林”,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幾個調皮的孩子激動地撒開腿就跑了起來,一會就繞著竹林田徑跑道跑了一圈。

  沙井街道步涌社區的蠔殼墻是深圳有名的文化旅遊景點。活動主辦方特意約上了步涌社區退休老書記江炳球來為孩子講解。為了籌集資金建設蠔殼墻,江炳球當年多次到香港募捐。

  江炳球説,作為沙井人,他認為給留守孩子們講解沙井蠔鄉文化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這批小客人的父母為沙井的建設貢獻了力量,我們要招待好。”

  聽著老書記講述蠔殼墻的來歷以及建設過程,摸著蠔殼墻獨特的紋路和結構,孩子們感到新鮮又特別。

  最後一站,中午11點半,孩子們來到了沙井街道麥當勞用餐。“我們希望孩子們在寶安度過的暑假,只有快樂,沒有煩惱。”一路上不停張羅的沙井街道婦聯主席陳紅英説。用餐後,麥當勞的服務員姐姐還給每一位孩子贈送了一份小禮物。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孩子吃完自己的漢堡包後,又悄悄打包了另外一份漢堡包,他們説,打包的漢堡包是要帶回家給沒有來的爸爸或者媽媽的。

  ■記者觀察

  關注留守兒童 政府不能缺位

  廣東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審議並通過了《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社會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指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廣東省既處於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社會問題凸顯期,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社會建設。

  毫無疑問,留守兒童問題正屬社會問題範疇。留守兒童問題一頭牽著上千萬的勞務工群體,這一群體為廣東的改革開放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們目前尚不能與廣大城市居民一道均享發展成果;一頭牽著數百萬少年兒童,他們或長期呆在家鄉,或生活在城市化邊緣,因缺少家庭溫暖和難以融入城市生活,成長環境堪憂。這一問題若不得到重視並逐步解決,不僅將會影響到社會的長治久安,更會影響到國家的前途和未來。

  深圳市依託民間組織、社工機構專業服務留守兒童,這無疑是有益的探索。社會組織主要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以非營利性為特徵,以公益性或互益性為活動方式,獨立於黨政體系、企業之外的正式組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組織在協助政府加強社會管理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僅就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而言,社會組織亦充當了社會公共服務産品的提供者,協助政府整合社區資源,回饋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訴求,化解潛藏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

  但另一方面,我們較少看到政府部門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時的身影。《決定》亦提出,要逐步健全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分佈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適度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把外來人員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疇,穩步提高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免費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比例。這就明確要求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在解決此類問題時理應有所作為,如面向外來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等,如財力有限,至少可以加大向關注留守兒童的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力度,以期“四兩撥千斤”。

  總之,關注留守兒童,政府不能缺位。( 記者 黃偉 柳燕 吳永奎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何俊)

責任編輯:王曉

熱詞:

  • 留守兒童
  • 留守孩子
  • 解決路徑
  • 整體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