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保障房建設熱火朝天管理配套千萬得跟上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家住浦江鎮,到最近的閔行區中心醫院看病,乘車要一個多小時;從市區搬到江橋鎮的新城,很不習慣,家附近的銀行、郵局、醫院還沒建好……今年上海兩會上,不少代表發問:房子建好,人搬進去,可怎麼保障他們住得方便、舒心?在昨天的人大專題審議會上,許多代表提出,保障房建設不是簡單的造房子,完成指標,而是牽涉到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僅要使“居者有其屋”,更要讓市民“安居樂業”,這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配套規劃應先行一步

  孫洪林代表曾到顧村調研,發現偌大一個社區只有一名戶籍警,警力不足,管理跟不上。他認為,在大型保障社區的配套政策上要突破常規做法,審批時不要“一個一個圖章補蓋”,費時費力。

  劉瓊代表在提交的書面意見中舉例説,閔行區浦江一個保障房基地2003年開工建設,儘管區政府做了許多努力,但至今配套設施不齊全,居民普遍反映:就醫難,出行不便,郵政網點等便民設施少。她認為,大型居住社區的民生保障問題,應提前介入,通盤考慮,儘快出臺管理體制、機制的相關配套政策,包括對後續管理人員、編制、資金等有相應政策支持。

  黃克斯代表直言,要讓入住大型居住社區的居民感受到良好的生活服務,相關社會事業設施和公共配套資源應當提前設置,不僅包括學校、醫院等社會事業設施,還包括菜場、商店等生活配套設施,以及道路交通甚至污水管網等基建設施。

  “重建設輕管理”需改變

  吳志明代表説,上海已初步形成廉租房、公租房、共有産權保障房和動遷安置房的四位一體保障體系。但建設熱火朝天,管理卻滯後,有“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他認為,保障性住房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無法可依。

  “保障性住房的規模越搞越大,幾十萬人集中入住離市中心很遠的地方,而很多人的就業又不在那裏,這是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房子造了那麼多,配套管理一定要跟上。”吳志明建議,上海應領先一步,建立、健全地方性的法規規章,規範保障性住房的規劃、建設、分配、使用、退出、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公共住房專業性管理機構。現在的物業管理比較分散,要明確相關管理部門的職責,保障性住房的維修資金應列入政府專項預算。

  金纓代表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各類專業人才,論證、評估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提供專業服務,併為後續的立法做準備。

  儘量縮短社區成熟期

  許多代表坦言,一個大型社區一般要5到10年才能成熟。居民喬遷新居後,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最初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稱心,重新培養他們對新社區的認同感也需一段時間。

  黃振代表説,入住保障房社區的群體有一定特殊性,依賴小區生活的程度可能更高,政府應該盡力提供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以縮短社區成熟期。

  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局長劉海生在專題審議會上回應説,專門有一個大型居住社區公建和市建推進配套辦公室,落實配套保障。2010年已投入17億元,去年和今年共安排60億元,各區還要配套更多資金。近期正重點推進公交和百姓生活中的“開門七件事”,通過各種措施幫助這些社區儘快成熟。

熱詞:

  • 房建設
  • 配套設施
  • 配套保障
  • 居者有其屋
  • 重建設輕管理
  • 居住社區
  • 保障性
  • 吳志明
  • 入住
  • 社會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