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學素養”跟文理科沒什麼關係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1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近,中國青年報進行的一項千人在線調查顯示,近6成人感覺當前大學文科生科學素養差,近7成人認為文科生最欠缺理性思維,同時,還有8成人認為文科生科學素養差對社會影響大。假設文科生科學素養差這個前提成立的話,那麼,只是對文科生自己不利也就罷了,要是對整個社會都有不良影響,那就是很嚴重的公共話題。公眾認為文科生最缺的科學素養到底是什麼呢?調查給出的答案是理性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科學常識、質疑精神,等等。其中前兩項被公認為是文科生最缺的兩種“科學素養”。

  我不想討論是不是文科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比理科生差,這種討論基本無解。我比較有興趣的是,社會對文科生的認知可能存在話語和實際的差別。換句話説,調查只能説明社會對文科生存在貶低性認識。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國民間社會就流行一種“理科崇拜”,同時也普遍存在對文科的誤解。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非常複雜,但總的來説,與社會發展形勢有很大關係。建國之後,出於工業發展以及社會建設的需要,理工科成為社會顯學,從那一段時期宣傳樹立的大量典型都是數學家、物理學家之類就可以看出來,以至於那時候,老師問小朋友長大以後的理想,大部分都脫口而出“科學家”。科學家崇拜以及理科崇拜成為中國教育哺育起來的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如果説樹立科學家典型的政治宣傳對學生心理産生較大影響,那麼,之後靠技術起家的官員群在中國政界的集體崛起又是另一個更為強大的現實影響力,因為現實權力掌握在理科生手上。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技術官僚和技術型管理人員成為政界企業界的潮流。近年來,除了經濟、金融、法學逐漸成為顯學之外,大部分文科仍然相對於理工科較為弱勢。

  大眾對文科及文科生想象有好有壞,貶低性想象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務虛、不識時務、誇誇其談、不入流、迂腐、行動渙散、缺乏紀律性等等。而對理科生則普遍認為:務實、深諳現實、紀律性強、行動力強、技術水平高。從一個普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來看,學了理工科,以後只要有了技術怎麼都不會丟飯碗;相反,學了文科總讓人不確定孩子到底學了什麼,好像什麼都沒學。

  以上介紹這麼多,無外乎想説明一個事實,民間對文科的認識不僅僅是“邏輯能力”和“理性能力”或者“科學素養”這樣抽象含混的詞語可以概括的,而是摻雜了種種現實考量因素,是一種貶低性的集體想象,但是在話語表達層面往往概括為“缺少科學素養”之類,以顯示其客觀性和非歧視性。其實,什麼叫科學素養呢?難道學了物理、化學就有科學素養了嗎?難道沒學數學就沒有邏輯思考能力嗎?如果把科學定義為廣義的反映自然、社會等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那麼我們社會裏缺少科學素養的人的確太多,但絕不是因為文科理科的區別。牛奶企業的技術人員都很懂怎麼生産牛奶,但問題牛奶照樣頻繁出現;搞食品添加劑的人可能是學化學出身,但可能將添加劑用來做非法勾當;金融學得好的人,會用金融知識進行詐騙……能説他們科學素養好嗎?同樣,學法律的不一定有法律精神,學經濟的不一定遵守市場規則……如果將科學素養直接跟文科理科挂鉤,未免太可笑了。

熱詞:

  • 科學素養
  • 大學文科生
  • 科學定義
  • 文理科
  • 科學家
  • 理科生
  • 理工科
  • 邏輯思維
  • 知識體系
  • 老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