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華西都市報:“質量黑名單”的執行困惑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1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會議認為,我國質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提出完善企業質量檔案和産品質量信用信息記錄,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並向社會公開。(相關報道見昨日本報08版)

  在各種質量問題頻現的今天,出臺新規逆轉頹勢,實乃不得不為的動作。生於斯土的民眾,一再被各種“低質”駭得精神恍惚。關於“質量”,無論是工程抑或産品,公眾心態由起初的憤怒,轉成其後的無奈,直至百般自嘲、戲謔成風——一種徹底的絕望,悄然蔓延開去!

  若放任“劣質”橫行,必會在不遠的未來付出慘痛代價。久而久之,個體層面固然仍悲劇不斷,而全社會因信用崩塌,也未嘗不會遭遇一場“逆市場”浪潮:為求自保,市民生活一定程度退回“自給自足”狀態。明乎此,對質量問題再堅定的強調,都可視作合理的回歸。在此方面,民間訴求和官方意志,逐步具備了高度一致性。唯一或缺的,便是將“共識”落地為“行動”的可行路徑。在各種潛在選擇中,質量失信“黑名單”備受關注,可謂承載各方期待。

  “黑名單”概念,早為國人所熟悉。眾所週知,它不僅是一張榜單,更是系統性制裁。“質量黑名單”,與其他黑名單別無二致,天然具備某些共性。其一,這是分享信息、抵禦風險的互助手段,藉“廣泛傳播”實現“惡名”的週知,使消費者選購有所參考;其二,這也是一種協同懲戒、優勝劣汰的管理模式,但凡上榜者,在“銀行、稅務、質檢”等領域,都會遭遇“特殊關照”,可謂寸步難行,最終只能或改進或退市。當然,上述只是理論上的或然性推理,至於現實如何,仍有待觀察。

  與樂觀期望相伴而生的,是某些理所當然的擔憂,例如“列單”的公平性如何保證?既然管理者已鑄成現實亂象種種,又怎可指望同一群人,在“黑名單”前華麗轉身、盡心履職?再例如,“黑名單”又有多少實質性的體系建構?若隱若現的“質量黑名單”,是否將完善成真正意義上“黑名單”制?且,拋棄此類下意識追問,一個根基性的疑惑也難回避:一切“黑名單”制,皆不過是終端管理的重置,不曾再設法律條文,不曾多賦監管權限——一個不可變的權責大框架內,任何具體的優化與組合,想必都發揮空間有限吧!

  “質量黑名單”,一個值得寄託期許的概念。而在概念衝擊之餘,某些疑惑亦不得不解。

熱詞:

  • 黑名單
  • 質量
  • 質量工作
  • 質量黑名單
  • 質量水平
  • 共識
  • 惡名
  • 抵禦風險
  • 質量問題
  • 體系建構